第188章 交接前夕(第2页)

 刘墉赶忙跪地,一脸诚恳地说道:“陛下放心,臣蒙陛下厚恩,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无论何时,臣都会以朝廷社稷为重,辅佐新君,不敢有丝毫懈怠。”

 乾隆帝看着刘墉,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说道:“起来吧,有你这句话,朕便放心了几分。只是这朝堂局势复杂,新君初登大宝,难免会遇到诸多难题,你要多多费心啊。”

 “臣遵旨。”刘墉起身,心中明白,这是乾隆帝对自己的托付,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养心殿内君臣的这番对话,很快便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在朝堂之上传开。和珅,这位在乾隆朝权势滔天的权臣,听闻此消息后,心中开始了一番算计。

 和珅府中,书房内灯火通明。和珅坐在书桌前,手中把玩着一枚翠玉扳指,眼神闪烁不定。他深知,乾隆帝一旦传位,自己的权势必将受到影响。新君登基,是否还会如乾隆帝这般宠信自己,一切都是未知数。

 “来人。”和珅轻唤一声。

 管家迅速走进书房,躬身问道:“老爷有何吩咐?”

 “去,密切关注朝堂动向,尤其是刘墉那边的一举一动,有任何消息,即刻来报。”和珅眼中闪过一丝狠厉。

 “是,老爷。”管家领命而去。

 和珅靠在椅背上,心中暗自思忖:刘墉向来与自己不对付,如今乾隆帝又托付他辅佐新君,刘墉必定会在新君面前对自己不利。不行,得想个法子,先下手为强。

 与此同时,在朝堂的另一股势力,以阿桂为首的一干老臣,也在私下商议着。阿桂,这位历经乾隆朝多次战事,立下赫赫战功的重臣,对和珅的专权早已不满。

 “如今皇位交接在即,和珅那厮必定会有所动作,我们不可不防啊。”阿桂神色严肃地说道。

 “老中堂所言极是,和珅近年来结党营私,贪赃枉法,若不加以遏制,新君登基后,朝堂恐无宁日。”一旁的董诰附和道。

 “只是,我们还需谨慎行事,毕竟和珅深得乾隆帝宠信,在这皇位交接的敏感时期,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王杰随口提醒道。

 阿桂微微点头,说道:“不错,我们需等待时机,既要揭露和珅的罪行,又不能让局势失控,以免影响皇位的顺利交接。”

 朝堂之上,各方势力都在暗中较劲,一场风暴,似乎正在悄然酝酿。

 其实从养心殿出来后,刘墉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深知,乾隆帝的托付意味着自己将肩负起重大的责任。新君登基,既要稳定朝局,又要面对和珅等权臣的挑战,这绝非易事。

 回到府中,刘墉径直走进书房,坐在书桌前,陷入了沉思。他想到了钱沣,这位曾经与自己并肩作战,共同弹劾和珅的挚友,如今已离自己而去。钱沣的死,让刘墉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孤独和压力。

 “大人,该用晚膳了。”管家张堃轻声说道,打断了刘墉的思绪。

 “不想吃,你退下吧。”刘墉摆了摆手。

 管家张堃无奈,只得退下。刘墉站起身来,在书房内来回踱步。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

 思索良久,刘墉决定先从和珅的那些亲信入手。虽然之前已经掌握了一些关于和珅的材料,但还远远不够。只有掌握了足够多的铁证,才能在新君面前一举扳倒和珅,为朝廷清除这一大患。

 于是,刘墉让甄平带领其手下的拜唐阿们,秘密调查和珅及其党羽的种种罪行,尤其是在经济方面的贪腐行为。同时,刘墉也开始与一些正直的官员联络,希望能在未来的斗争中,得到他们的支持。

 然而,刘墉的这些举动,很快便引起了和珅的注意。和珅的眼线遍布京城,对于刘墉的一举一动,除了拜唐阿们的行动,其他的他都了如指掌。

 “哼,刘墉,你以为暗中调查我,就能扳倒我吗?我倒要看看,你能翻出什么风浪来。”和珅得知消息后,冷笑道。

 于是,和珅决定给刘墉一点颜色看看,让他知道,在这朝堂之上,自己的势力可不是那么容易撼动的。

 没过多久,刘墉就遭遇了重重阻碍。一些关键证人证言莫名失踪,一些重要线索也被人故意销毁。不仅如此,刘墉还收到了一些匿名威胁信,信中警告他不要再想办法给和珅穿小鞋,否则后果自负。

 刘墉看着手中的威胁信,心中怒火中烧。他知道,这一定是和珅那些朋党所为。但他并没有被吓倒,反而更加坚定了扳倒和珅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