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湘黔之战(第2页)

 阿桂躬身说道:“殿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皇上和殿下的信任。只是这叛军狡猾多端,又熟悉地形,接下来的战斗还需从长计议。”

 颙琰点头说道:“桂中堂所言极是。我在来的路上,也了解了一些当地的情况。我们不仅要在军事上取得胜利,还要注重安抚民心,让百姓知道我们是来帮助他们的,而不是来压迫他们的。”

 阿桂听了颙琰的话,心中暗暗佩服,心想这位太子殿下果然有见识。于是说道:“殿下高见,臣一定会在平叛的同时,做好安抚百姓的工作。”

 颙琰说:“那么桂中堂,你看看我能干点什么?我愿做你麾下的一名小卒,可以上前冲锋陷阵。”

 阿桂摇了摇头说道:“太子殿下,你只需坐镇中军,至于前方战事,有本帅和将士们就够了,大可不必冒险冲杀。”

 在颙琰的建议下,阿桂对作战策略做出了重大调整。一方面,清军持续加强军事攻势,如同收紧的绞索,逐步压缩苗民起义军的活动范围;另一方面,大量官员与士兵深入民间,不遗余力地宣传清朝政策,致力于安抚百姓情绪。他们发放粮食、衣物等生活物资,帮助百姓恢复生产生活,试图从根本上瓦解起义军的民众基础。

 随着清军的步步紧逼与安抚政策的推行,苗民起义军的处境愈发艰难。一些原本支持起义军的百姓,看到清军并非如传言中那般残暴,反而为他们提供帮助,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动摇之意渐显。石三保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变化,心中焦急如焚。他深知,若不能尽快扭转局势,起义军将面临失败的命运。

 于是,石三保决定孤注一掷,率领起义军主力与清军展开一场决战。他精心挑选了一批精壮苗民,组成敢死队,准备在夜间突袭清军大营。

 阿桂通过探子得知石三保的计划后,将计就计,在清军大营周围设下重重埋伏,等待起义军自投罗网。

 深夜,万籁俱寂,月光如水洒在苗疆大地。石三保率领着敢死队,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地向清军大营摸去。他们身姿矫健,行动敏捷,如同鬼魅般穿梭在山林与草丛之间。当他们接近清军大营时,石三保一声令下,敢死队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清军营地。

 “杀!”石三保挥舞着长刀,怒吼着冲在最前面。他的眼神中燃烧着坚定与决绝,那是为了苗民自由与尊严而战的火焰。敢死队成员们紧随其后,呐喊声划破夜空,与清军展开了激烈拼杀。

 然而,清军早有准备。营帐中迅速涌出大批清军士兵,他们训练有素,手持长枪利刃,与义军敢死队短兵相接。一时间,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鲜血溅满了大地。

 石三保在混战中发现情况不对,意识到可能中了埋伏。但此时已骑虎难下,他只能大声呼喊:“兄弟们,不要怕!我们为了苗疆的未来,拼了!”

 就在这危急时刻,吴八月奋力杀到石三保身边,急切地说:“大哥,情况不妙,这是陷阱!我们得想办法突围!”

 石三保眉头紧皱,环顾四周,见清军源源不断地涌来,心中明白突围难度极大。但他咬咬牙,说道:“不能退!我们一退,后面的兄弟们就完了!”

 “可是这样下去,我们都得死在这里!”吴八月心急如焚。

 石三保目光坚定地看着远方,似乎看到了苗民们期待的眼神,他大声说:“就算死,也要死得有价值!为了苗疆,冲!”

 于是,敢死队在石三保的带领下,更加奋勇地向清军杀去。尽管他们作战勇猛,但清军人数众多且占据地利,渐渐的,敢死队陷入了困境。

 此时,在清军大营的高处,阿桂与颙琰正俯瞰着这场战斗。颙琰微微皱眉,说道:“这些苗民倒也顽强,明知是陷阱还如此拼命。”

 阿桂冷笑一声:“不过是困兽犹斗罢了。他们今日插翅难逃。”

 “只是如此强攻,我军也会有不少伤亡。”颙琰担忧地说。

 阿桂点点头:“这是难免的。但只要能一举消灭苗民起义军主力,这些伤亡也算值得。”

 战场上,石三保身边的敢死队成员越来越少,他自己也多处受伤,鲜血染红了衣衫。但他依然挥舞着长刀,不肯放弃抵抗。

 吴八月看着石三保摇摇欲坠的身体,心中一阵悲痛。他大喊:“大哥,你先走!我来断后!”

 石三保瞪了他一眼:“说什么胡话!要死一起死!”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呼喊声。原来是起义军的后续部队得知敢死队陷入困境,赶来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