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痛失勤格(第2页)
刘希鹏走到我身边,声音低沉:“姑父,您别太自责了,姐姐她……她也不希望看到您这样。”我苦笑着摇头:“鹏儿,我这心里……实在是过不去这个坎啊。”
整个刘府的下人也都沉浸在悲伤之中,往日的欢声笑语早已不见踪影。他们平日里受勤格格的照顾与关怀,对她敬重又爱戴。如今,看着灵堂中那冰冷的棺木,想起勤格格的音容笑貌,许多人都忍不住低声啜泣。厨房的张妈边哭边念叨:“勤主子那么好的人,怎么就走了呢,以后再也吃不到她亲手做的点心了……”
出殡那天,嘉庆下旨停朝一天,专门安排了惠郡王永璘带着嘉庆的儿子旻宁、绵恺、绵忻以及永璘的两个儿子为勤格格披麻戴孝。还有和刘墉及我关系不错的一些朝中大臣、亲朋好友前来送葬。
这天,老天爷也阴沉沉的,仿佛也在为勤格格的离去而哀伤。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哭声在街道上回荡。我紧紧扶着灵柩,一步一步地向前走,每一步都似有千斤重。其他一干人等跟在后面,个个神情悲戚。沿途的百姓们听闻是刘府的勤格格离世,也都纷纷驻足默哀,他们虽不与勤格格相识,但也被这悲痛的氛围所感染。
下葬完毕回到府中,刘府仿佛被一层阴霾永远笼罩。曾经我和勤格格住过的屋子,如今只剩我一人独居,门扉紧闭,却怎么也锁不住满堂的悲伤。我时常独自坐在屋子里,望着空荡荡的房间,回忆着她的一颦一笑,泪水不由自主地落下。刘墉也变得沉默寡言,常常对着勤格格的牌位发呆,府中的事务也无心打理。
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刘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每个人都在痛苦中挣扎,试图从失去刘泷及勤格格的阴影中走出来,却发现那悲伤如影随形,久久挥之不去。
日子如流水般缓缓淌过,刘府的悲伤氛围却依旧凝重,像一层厚重的阴霾,笼罩着每一个角落。起初,刘墉和我都沉浸在痛苦的深渊中难以自拔。刘墉常常对着勤格格的牌位,一坐就是一整天,不吃不喝,眼神空洞而又哀伤。我则把自己关在与勤格格曾经共处的房间里,抚摸着她的遗物,回忆着往昔的点点滴滴,泪水总是不自觉地模糊了双眼。
然而,生活的车轮不会因为悲伤而停止转动。府中的事务堆积如山,无人处理。看着刘府逐渐变得混乱,我意识到不能再这样沉沦下去。一天,我强忍着内心的悲痛,走出房间,来到刘墉面前。他的头发似乎在一夜之间变得更加苍白,面容憔悴,整个人仿佛被抽去了精气神。我轻声说道:“三哥呀,勤格格和刘泷泉下有知,也不愿看到我们如此消沉。这府里的事,还得我们撑起来啊。”
刘墉抬起头,目光中闪过一丝挣扎,最终微微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说:“唉,也只能如此了,只是这心里的痛,何时才能消啊。”我拍了拍他的肩膀:“三哥,慢慢来吧,日子总要过下去的。”
从那之后,我开始主动承担起府中的一些事务,与管家一同整理账目,安排下人各司其职。而刘墉,也慢慢从悲伤中走了出来,重新过问起朝堂之事。他虽然依旧时常陷入沉默,但在处理政务时,眼中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睿智与坚定。
为了让刘墉能够转移注意力,我时常拉着他一同外出散步。我们走过熟悉的街道,那些曾经与勤格格和刘泷一同走过的地方,每一处都承载着满满的回忆。起初,刘墉总是触景生情,默默流泪,但我始终陪伴在他身边,轻声安慰。慢慢地,他开始能够坦然面对这些回忆,甚至会主动提起一些过去的趣事,虽然言语中仍带着一丝哀伤,但我们都明白,我们正在努力走出这片阴影。
与此同时,嘉庆皇帝也时常派人前来慰问。他的关心和鼓励,让我们感受到了皇家的温暖,也让我们更加坚定了重新振作的决心。在皇帝的支持下,刘墉在朝堂上更加尽心尽力,他的才华和能力再次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而我,也在府中努力营造出一种新的氛围,让下人们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府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虽然失去亲人的伤痛依然存在,但我们学会了将这份悲痛深埋在心底,带着他们的期望继续前行。我们相信,在另一个世界的勤格格和刘泷,一定也在默默守护着我们,看着我们重新找回生活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