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咆哮的兄弟二人组

 这头,祁秀红拉着祁玉玺抹眼泪: 

 “安安,你听大姨的。 

 这年代不读书怎么行? 

 你看现在外头的工作越来越难找,大学都不包分配了。 

 去了上京大学,以后的工作至少不发愁。 

 大姨知道你对那些什么物质没有讲究,但你往后总要成家吧。 

 你这模样找个条件好的老婆不成问题。 

 可你要学历不够,以后会被丈母娘嫌弃的。” 

 祁玉玺安静地听大姨劝说,心里则很想来一句: 

 【姨,你想得太远了。】 

 家里谁不上大学,祁秀红都不会这么着急。 

 就是这个她当儿子带大的外甥不行,必须得去上大学。 

 祁秀红又接着说:“大姨知道你是怕去了上京有麻烦。 

 咱安安生生读自己的书,那学校里总不能允许学生乱来吧,是吧。 

 这不都是法制社会了吗? 

 大姨陪你去报到。 

 大姨去找你们校长,找你们老师,让学校看好那些学生,别叫他们去烦你。 

 但你不能不去读书。” 

 祁玉玺单手搂住大姨的肩膀,另一手给大姨擦眼泪,开口: 

 “姨,你别担心,我就是不读大学,我以后也养得活我自己。” 

 祁玉玺是个感情冷淡的人。 

 但对疼他护他的人,他向来是尊敬也护短的。 

 他长到18岁没见过自己的亲妈。 

 对大姨这个胜似亲妈的人,他也不愿意让对方为他伤心。 

 可他是真的不想继续读书了。 

 他更想做的是去钟南山找个安静的地方潜心修行。 

 但爷爷奶奶师父、大姨舅舅们是肯定不允许的,所以他也就一直没说自己的想法。 

 楼下,白景这么一分析,祁四爷爷反倒又担心了: 

 “玲玲说,上京有权有势的人多。 

 学校里本地的学生大都是有背景的,要是真遇上找安安麻烦的人……” 

 白景的眼底克制住几丝阴沉,嘴里说: 

 “放心吧,老哥哥。 

 就安安的身手,没人能占他的便宜。 

 模样好的孩子多了去了,咱们也没听过谁因为模样好被欺负的新闻。 

 这又不是旧社会,还害怕被恶霸欺负了去。” 

 想想也是这个理,祁四爷爷稍稍放心了。 

 白景接着压低声音说: 

 “以咱两家的家底,安安去不去都随他吧。 

 他自小就有主见,他不愿意去,咱也别强迫他了,反正也强迫不了。” 

 祁四爷爷瞪眼:“还不都是因为你!” 

 白景翻个白眼,跟他有什么关系? 

 算了,如果这样能让老哥哥心里舒坦点,这个锅他背就背了。 

 祁四爷爷以前是东庄村的村长兼大队书记。 

 大祁家在东庄村那是数一数二的大户。 

 往上追溯,大祁家出过好几个里长、保长什么的。 

 现在东庄村的村支书兼村长是祁四爷爷的二儿子祁路坎。 

 大儿子祁路根是东庄村所属的临水县县长。 

 祁路根的大儿子祁良生大学毕业后顺利分配进了省宣传部。 

 找的媳妇儿也是在省委某部门工作,可以说很有前途。 

 老祁家不说大富大贵,那也是小富小贵的。 

 祁秀红结婚晚,丈夫万福林却是县委组织部部长。 

 万福林娶祁秀红的时候还带了一个儿子,祁秀红对这个继子好得谁也挑不出错来。 

 后来又是白爷爷和祁四爷爷一道,把万福林的那个不省心的儿子“调教”进了西市交通大学。 

 毕业后,对方直接分配进了市里的交通局。 

 现在也是一个部门的小科长了。 

 万福林对自己的岳父岳母那是打心底尊敬。 

 祁秀红说要给祁玉玺出学费和生活费,万福林也是半点不乐意都没有的。 

 抛开现在不知是死是活的祁橘红,祁四爷爷家这三个孩子在当地算是很有本事了。 

 这也是为什么祁四爷爷跟白景亲如兄弟的原因。 

 农村出来的人,能读书的很少,何况是在那个年代。 

 十年大风暴导致的国家混乱,就是城市里的孩子都不读书了。 

 可祁四爷爷家的四个孩子却是利用一切闲暇的时间读书识字。 

 他们也珍惜能读书的机会。 

 而给他们这个机会的,就是白景。 

 白景有学识,有眼界,是在十年大风暴中途从上京避难来到东庄村的。 

 有事没事就跟孩子们讲村外、省外的事,给他们讲书本上没有的道理。 

 还“逼着”他们自学初中、高中课程。 

 祁四爷爷是做村长的人,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这不学校都停课了,有人乐意教自家孩子读书,他高兴都来不及。 

 白景懂得很多,有着一口地道的上京话。 

 在他的影响下,祁四爷爷家的孩子们也能说一口上京话。 

 虽然还带了点本地方言,但祁橘红的上京话就很地道了。 

 白景对祁家的四个孩子影响很深,尤其是作为家里支柱的祁路根和祁路坎。 

 当年恢复高考的时候,祁路根、祁路坎还去考了。 

 祁路根考上了大专。 

 祁路坎数学太差,属于不开窍的那种,没考上。 

 不过他去拿了正经的高中毕业证。 

 大专毕业后,祁路根就直接进了县委办公室。 

 那时候整个县城有文化、有文凭的都是凤毛麟角。 

 原本打算进城当工人的祁路坎,最后听了白景的建议,回村接了父亲的班,做了村支书。 

 再后来,祁橘红考上了大学,还是上京大学。 

 作为东庄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正儿八经的大学生,祁四爷爷家在当时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祁路根的老婆田柳和祁路坎的老婆张芬是典型的农家女,大字不识。 

 两人当初能嫁给祁路根和祁路坎,也是因为订婚早。 

 这两个儿媳妇都是儿子自己选的。 

 祁四奶奶看两个姑娘老实,模样也不差,儿子又喜欢,她也就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