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长春起义

在看到常运输真就丢下众多将领,飞往上海时,众人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秦朝,嬴政:“那孔姓外甥这么大的能量吗,常运输他儿子居然搞不定区区一个外甥?”

 嬴政想了想,虽然他的身份说这句怪怪的,单还是说道:“后世不是反对儒学吗,他们推翻皇帝时不是喊得这些口号吗,袁大头祭孔庙,想当皇帝都被干了”。

 李斯一时间也不太清楚,是有些怪哈。

 其实不止他们有些糊涂,各朝各代都是如此,这不是一个电话的事吗。对此,陈勇做了一些解释。

 陈勇:“当时的社会有四大家族控制着国家,常运输家族的地位自然不用多说,另外三家分别他外甥家的孔家,还有他老婆娘家的宋家,以及陈家,而孔家孔祥熙这个孔子后人(花钱买的)的家族,能跻身四大家族之列,可不是儒学的原因,与其说是儒学传统的延续,不如说是近代政治经济权力与家族网络结合的产物。

 “尽管新文化运动对儒学进行了批判,但孔氏家族的崛起更多依赖于政治联姻构建了权力网络和经济垄断实现了财富积累以及制度缺陷提供了腐败空间”。

 “孔祥熙在担任财政部长期间,通过超发法币、操控外汇和黄金政策敛财。例如,1935年法币改革后,他大量增发货币以获取铸币税,导致恶性通胀,民众财富被洗劫,而他们却通过囤积外汇、黄金和战略物资牟取暴利,再加上和常运输联姻,可以说有钱有权有势。其实还有个事,他孔子后人的身份是通过捐款和修订《孔子世家谱》获得的”。

 “当时孔祥熙通过政治斡旋保住了孔府特权,作为回报,曲阜孔府在1930年重修《孔子世家谱》时将孔祥熙家族纳入“纸坊户”支系,使其“名正言顺”成为孔子第75代孙,其实简单说就是和曲阜孔府狼狈为奸,利益互惠的结果”。

 “可以说,尽管新文化运动批判了儒学,但孔家的势力并非来自思想传统,而是来自对国家的操控与私有化。势力到了这种程度,其实这两家已经不是什么上下级的关系了,那么关乎到利益问题,自然不是小孩子斗气,而是两大家族斗狠,谁也不让着谁”。

 天幕下。

 “说到底,不就是外戚干政,外戚势力的利益和国家利益相斥,两家斗了起来嘛”。

 “所以说,孔氏之所以能活下来,恰恰是因为,他不是搞儒学的?你看那曲阜孔府,不就是看有钱有势就把人纳进去啊”。

 “对的”,众人点头表示赞同。

 春秋。

 此时孔子已经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合着儒学一点没传下去,就传了个名字是吧,甚至连族谱都是随便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