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粮税免除,徭役加重(第2页)
又能避免孩子们来日养成四体不勤,眼高手低的毛病。
既大壮几个收麦百利而无一弊,梁青娥自然点头同意。
秦兰花却急了,大壮二壮也就罢了,她的三壮才九岁,哪里会割啥麦子,万一再割到手,耽误了读书可怎么好。
她刚一提出质疑。
梁青娥就看她一眼,淡淡道:“你要是想把三壮养的和林银海那样,就随你。”
三壮听到他会和林银海那样,立马摇头:“娘,我不要像林银海,我不要被人笑话。”
听到林银海的名字,秦兰花的脑子也冷静下来。
林银海是老林家二房的次子,是她男人名分上的二堂兄。
当初家里商量送大壮上学时,这孩子就不大愿意去,说是怕上学后变得像林银海一样,惹人嘲笑。
听说林银海小时候很机灵,就因为上了学堂,他娘王秀娟觉得儿子以后能当大官,家里地里的活都不让他干。
结果书没读成不说,偏还被亲娘王秀娟养出一副自命不凡的心性。
又自觉认识几个字,觉得做农活有辱他读书人的身份,现在连扫帚倒了都不扶。
林岩山一家因为他,年年麦收秋收、服徭役时都要干上一架,生生让村里人看足了笑话。
秦兰花还指望将来享儿子福呢,要是三壮以后书读不成,还在家好吃懒做,还要她好饭好菜伺候着……
想想她都要疯。
大人们全部下地收麦,家里所有的活计就都落在了大毛妮二毛妮身上。
俩姑娘听见,忙保证会把家事和牲畜料妥妥当当。
麦收如火如荼、热火朝天开始了。
这是农人们一年中最大的一件事,关乎着一家人的性命和生计,就算村子里最惫懒的人家,都不敢敷衍耽搁。
天还没亮,田里就满是弯腰挥镰的身影,刀刃和麦杆碰撞,发出有节奏的刷刷声。
太阳出来后,天气变得炎热,农人们戴上草帽,继续不知疲倦收割着麦子。
等到炽热的太阳高悬天空,家里人送来茶水饭食,他们才能歇上一歇。
吃过饭,在树荫里歇过最热的时辰后,农人们便戴上草帽,继续在麦田里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