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谁也窜不了咱行情(第2页)

 “难道不能吗?”

 “安泰县再搭五百个大棚,种这两样蔬菜,五年内谁也窜不了咱行情。”

 江山一个一个棚往过看,李旺军跟在他身后,还有别的担心。

 “山子,你说王镇长真会给陈庄掏三万块钱?”

 “肯定会,他先掏三万搞起来十个,后面有了收入再搞十个。”

 李旺军心里更不愉快。

 陈中杰这样搞下去,有钱了也买摩托,家里装电话,就把别人不放在眼里了。

 这个意思不能给江山说明白。

 “军哥,棚膜没必要全部拉下来,拉一半到半腰,到十一月以后才可以全部拉下来,十一月之前,菜苗通风透气更要紧,明白吗?”

 “这一点小常技术员也说了,我给大家说明白。”

 “军哥,二十个大棚说是我的,但不能放在明面上,挑出来二十家实诚人,过在他们名下,表面看是他们的大棚。”

 一个大棚,一个冬天出去有大几万收入,二十个棚在江山一个人名下,交特产税交的太高。

 划在别人名下,多交的那些特产税,还不如给村里农户。

 李旺军早就想到了这一处。

 他得想办法规避,不能让江山一个人交特产税。

 分散在二十户人头上,要少交一大笔钱。

 “山子,小常说了,三滩的那些大棚,即便一月底出现了枯萎病,黄瓜也拉出去卖的不错,一斤四五毛钱呢,我算了一下,搭大棚的那些家户的收入超过了六七千。”

 “六七千?少了吧,五个六千还差不多。”

 李旺军张嘴,不可能吧?

 “三滩乡的大棚是乡上供销门市统购统销,是农牧局干部扎在村里收菜,给农户就给的五毛钱。”

 一月份的黄瓜拉到兰城,售价一块多到两块,比猪肉还贵,可干部们给农户的钱就是四五毛。

 陈茂海给江山算账,从十一月开始陆续出菜,到二月底结束,正常情况能出一万斤左右。

 去年西京市的价格是一块八到两块五。

 今年预计在两块钱左右。

 二十个棚,江山这一茬收入,保守估计也在二十五万左右。

 三滩乡的大棚蔬菜,自始至终,是乡上投钱搞的产业。

 王镇长也想走这种路子,在江老板身上没戏,他抓紧让陈村长在陈庄搞起来了。

 江山这两天在想这件事。

 王镇长完全可以在镇上周边搭大棚,他干么非要磕着陈中杰在七百户村搞这二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