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谍影落花风雨更伤人

第5章 伊春山下的农建27连(第3页)

 咱们27点,也就是八五六农场三分场。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所属一百多个农建连中最有朝气,最有潜力,最有发展前途的农建连。它坐落在美丽的淡水河东岸,与农建27年隔河相望。是黑龙江农垦兵团三个试点连之一。实行的是半农半学半军事化管理。五三年从朝鲜回来以后,就一直沿用着这个模式。以农为主,以学为辅。现在全连有三个排。两个男知青排,一个女知青排,还有一个后勤班,经营着一千多垧大田,另外还是饲养着八十多头猪,五匹马。四台苏联产的五十铃拖拉机,十几多台蹦蹦车。基础设施在全军团名列前茅。我们现在基本上告别了大通铺的居住。现在每个宿舍住四个人,共有二十多间标准宿舍。另外还有宽敞的就餐大厅,一间可容纳一百多个人的文化大教室。去年我们连在团党委的关怀下,还建起了个全兵团最先进的灯光篮球场。并且还组建了支能征善战的篮球队。你们都是来自城市的学生,你们中间肯定有打篮球好的高手。欢迎你们的加入!说到这儿 

 郭建中环顾了下车厢四周。露出了满是期待的眼神。 

 坐在车厢后面的邢妍站了起来。 

 她理了理被风吹散的头发笑着问道:,“郭连长,我可以问你个问题吗”? 

 郭建中是典型的西北汉子,他笑着用西北方言说道: 

 “你这个娃子,有什么话就说,不要客气,我们北大荒人喜欢直来直去”。 

 邢妍让孙建中这一说,倒觉得不好意思了。她轻轻的咳嗽了一下说: 

 “郭连长。你刚才说27连除了有篮球场,还有文化大教室。意思我们下到连队后,还可以象在学校一样学习文化知识吗? 

 郭建中看了一眼邢妍,觉得这个女孩子问的问题很中恳,便耐心的说道: 

 “我们连从铁道兵转业到地方,就一直有学文化这个好的传统。你们应该知道,我们连的前身是着名的359旅。当初在家南泥湾开荒的时候,我们的战士在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用燃烧过的木炭做笔,用桦树皮做纸,坚持学习文化知识。我们更应该学习文化知识! 

 说完,郭建中看了看左右,不好意思的又说道: 

 “我是不是给你们讲的太多了,其实我们大教室不只是大家用来学文化的场所,还有其他的用处。像我们连开个会,进行一系列的群体活动都用的上。在农垦兵团一百多个农垦连,也只有我们连有专业的教室,这是我们的骄傲。孙建中的话音刚落,车厢里又响起了掌声! 

 乌云格日娜快言快语的说: 

 “郭连长,我们有专业的的教室,有专一的文化教师吗?” 

 郭建中哈哈一笑说道: 

 “你这个娃子又问到点子上了,我们27连虽然是个农建连。但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我们连没有专业的教师,但是我们连的干部战士毕业于师范学校的大有人在。像我们的指导员张海波就业于河北师大地理系。他教我们学地理。三排长东方晓晓毕业于北京师大历史系,他教我们学历史。还有好几个干部,都是科班出身,他们出则为农,入则为师,以自己渊博的学术,为我们筑起了学文化的平台。你们这些娃子肯定有文化高的,我们这些老战士可要向你们学习啊。” 

 郭建中的话还没有讲完,就被知青们的掌声打断了! 

 快到吃中午饭的时候。郭建中带着十五个新来的知青兴高采烈的回到位于伊春山脚下的农建27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