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原谍影落花风雨更伤人

第129章 新海湖畔的风(第2页)

 夏天到了,我把北大荒的风搂在怀里。

 流淌在内心深处的,

 是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

 秋天到了。

 我把北大荒的风捧在手里。

 金黄色的谷穗在手中熠熠生辉。

 冬天到了,我把北大花的风关在门外。

 凌冽的北风在不停的摇晃着门框。

 北大荒的风从冬刮到夏。

 从北刮到南,

 或呢喃,或狂吠,

 或泣诉,或雷霆。

 刮走了雾霾,

 刮来了万千生命。

 刮跑了乌云,

 刮来了风和日丽,

 万树梨花!

 苏萍读完后,不住的赞叹道:

 “好诗,好诗”。

 邵慧澜和冯涛在旁边也轻轻地鼓起了掌。

 杨军谦逊的冲苏萍笑了笑说:

 “苏妈妈,这首诗写好后,我总觉得这首诗用词不够精准,你再给我修改修改吧”。

 听了杨军的话。苏萍把诗稿又拿在手里,仔细的看了看说:

 “诗的意境很优美,用词也很准确。

 暗喻荒凉闭塞的北大荒,在几代农垦战士的建设下变得美丽、繁荣、富饶。妈妈觉得一首好的诗歌。

 不只是用词优美,最重的一点儿是不能和诗词所描绘的实际情况脱节。和实际情况不符。这样写出来的诗词就华而不实了”。

 苏萍指着杨军的诗稿,语重心长的对杨军又说道:

 “孩子,你看,最后的一句诗词:

 吹来了风和日丽,吹来了万树梨花。

 这句话一看。就是为了追求诗词的优美而创作的,但这句诗词和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出入。你们都应该知道,我们北大荒是不产梨的。没有梨树,何来的万树梨花呢?这句诗词读起来很优美。但作为一个老北大荒人就很难接受!脱离了生活,影响了诗词的整体质量。你们看,我们不妨这么改一下,吹来了风和日丽,吹来了万紫千红。这么一改。虽然诗词不如以前的优美。但能够紧扣生活的旋律。同样也是一首好诗。

 杨军接过苏萍改过的诗稿,仔细的看了看,高兴的说:

 “妈妈改的好,我就用妈妈改过的诗,参加学校的诗歌演唱会”。

 邵慧澜和冯涛都点头表示赞同。

 楼道里逐渐有了学生们说话的声音。

 苏萍抬起头来,看了看腕上的手表,对杨军说:

 “孩子,下午我们还有个会。开完会后,我不着急回明山,于怀保书记要找干部管理学校的个别老教师谈话。我正好借这个机会去新海湖边转转。好几年没去看新海湖了。想去新海湖边散散心。今天是农历十一月十五,是月亮最圆的日子。新海湖上的月亮一定很美,孩子,你陪苏妈妈去吧,慧澜,你晚上也陪阿姨去,有你们两个孩子陪着,阿姨就格外的开心快乐”。

 杨军和邵慧澜看着苏萍微笑着点了点头。

 六九年的冬天,好像是没有往年的寒冷,晚上也一样。

 阳历十二月十日,阴历正好是一月十五。

 再有一个半月就该过春节了,新海湖上除了一轮又圆又大的月亮外,还是那样的静寂。

 沿着乌苏里江吹下来的冷风,在广柔的新海湖上转了一圈后,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美丽的新海湖。在月光下就像一匹洁白的大缎子,静静的铺在湖面上。

 从新海湖东岸爬上来的月亮。离着湖面不是太远,月光照着湖面。

 湖面托着月亮。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又温馨的画面。

 白天不算太冷,间阔有一股冷风在作怪。人们还是能感受到冬天就在身边。

 到了晚上风停了,温度反而比白天更高。人们怀疑是不是季节搞错了,春天提前来到了。

 吃过晚饭,苏萍喊上杨军和邵慧澜,来到了新海湖边。

 川流不息的乌苏里江在流入大海的时候,转了个弯。形成了一望无际的星海湖泊。

 湖的这边是中国,湖的那边是m国。

 杨军和邵慧澜一左一右搀扶着苏萍。在新海湖边走了好几个来回。

 苏萍以一个母亲般的慈祥。微微的向杨军和邵慧澜讲述着她的过去。也描绘着杨军和邵慧澜的未来。

 走到新海湖的最南端。在一块儿比较平的土坡上停了下来。

 杨军发现苏妈妈有点儿累了。征得苏萍和邵慧澜的同意后。

 他们选择了湖边一片干净的土坡坐了下来。

 苏萍今晚的心情很好。话也多了,她一手指着新海湖对面朦胧的夜色。温柔的向杨军和邵慧澜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