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神奇的数字(第3页)
这些数字,应该就是破译米婉花这封信的契入点。
细心的梅怡还发现,米婉华写这些数字时。是五个一组在四线乐谱中,高低有序的排列着,梅怡猜测,应该是一组数据能够破译一个中文字。
梅怡把这些数字,抄在了一张纸上。
抄好后,她把心静了下来,又开始揣摩起这些数字来。
揣摩了半天。梅怡也没发现这些数字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就在梅怡愁的一点儿办法都没有的时候。她突然想起北京香山培训基地培训时,处长王海刚给他讲过二战时的一个间谍故事。
二战时期,在苏德战场上,苏德双方都在相互侦听对方的电信信号,一旦侦听到对方的电信信号,就进行破译。发送假电报进行钓鱼,捕杀对方的谍报人员。
为了减少自己的核心机密外泄。有段时间双方都明显的减少了电台的使用,根据需要不断的通过各种渠道传递一些数据。然后通过这些不断变化的数据,在事先规定好的工具中寻找所需要的内容。
据说这种简单便捷的通讯方式很实用,难以破译。
只要通讯双方不断的变化。查找数据的通信工具。就能从规定的书本中,找到对方发送的内容。
难道侯福来和米婉花也玩起了二战时期的那套通信方式?
想到这儿,梅怡拿起了《战争与和平》,试着用第一组数据进行了分析。
第一组数据是。梅怡试着打开书本的215页,然后数到第67行。
发现是个“福”字。
第二组数据是,梅怡又翻到了150页。数到第15行是个明字,合起来是“富民”两字。
梅怡考虑了一会儿。觉得这两个数字组在一起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梅怡摇了摇头,心里想:
侯福来和米婉花也算是资深特务。他们是不会根据这些表面上的数字,让人轻易的就能把他们所表达的意思,给轻易的破译出来。
这些数据后面肯定还暗藏着一组数据。只要破译出暗藏的数据来,才能从这本《战争与和平》的书中找出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
梅怡又把这些数据仔细的分析了一遍,还是没有发现这些数据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梅怡又试着找他们的公约数。发现这些数据不能被2除尽,又不能被3除尽。也不能被5除尽,不能被所有的数除尽。
也就是说,这些数据没有公约数。
通过找公约数,看来是找不到隐藏在这些数据背后的密码。
没有公约数,梅怡想了想,又试着找它们的公倍数。
看它们的公倍数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没有。
梅怡读书时数学成绩非常的好。她的演算速度极快。
不到一个小时,她就把这些数据从1乘到10都演算了一遍,还是没有找到这些数据的共同点。
梅怡很沮丧,就在她准备放弃破译的时候。
她无意的把前面的两组数据乘到11,发现了这样奇怪的现象。
x11=
x11=。
梅怡看着这组数据的六位数,是前后两组数据的重复出现。
梅怡看着这些奇怪的数字,她惊呆了,难道这是巧合吗?
她不相信会出现这样的结果,于是她又演算了第二组数据。
x11=。
x11=。
还是出现了和前面两组数据一样的结果。
梅怡还是不放心。她把刚才从米婉花信中抄下来的数据都乘以11,最后都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梅怡的心砰砰的直跳。
只要把这些数据都乘以11。就会出现并列的三位数。数字11应该就是破译密码中的钥匙。
并列出的三位数应该就是原始数据,也就是她今晚所要获取的数据。
她在香山培训时,也学过这样的课程。梅怡没有着急的用缩减了的3位数,去《战争与和平》中寻找答案。
她知道按正常的破译程序,还应该有一把钥匙开启原始数据间的横向联系。
这又存在一个加密和解密的问题。
随后,梅怡又把米婉花在信中列出的第一组数据和它延伸出来的数据,以及重复的237单独列了出来。
与密文除以原始数据237,得到了又一组数据91。
梅怡有一种预感,这个91应该就是第二把钥匙。
果不其然,梅怡按自己的思路,把刚刚破译出来的原始数据重复的三位数,单独列了出来,乘以刚得到的91,得到的数据就是米兰花在信中给侯福来写的所谓乐谱。
演算到这儿,梅怡终于明白了,91和11都是钥匙,这两把钥匙依次解开一组组看似毫不相关的数据。
梅怡为了验证自己所得结论的真实性,他把米婉花信中所有的数据都重新的演算了一遍。
得出的结果惊人的相似。
237xx11=
213x91=x11=。
174x91=x11=。
518x91=x11=。
456x91=x11=
623x91=x11=。
659x91=x11=
216x91=x11=
……x91=……x11=…………
梅怡现在终于明白了,密文是经过两把钥匙91和11推算出来的,这一个个神密的三位数,就是应该今晚破译出来的结果,此时已经是午夜三点了。
梅怡没有一点儿困意,她把破译出来的三位数的原始数据。
在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的书中,轻易的译出了一句清晰完整的话来。
“侯福来,阴历八月十七,在明山县郊外的天主教堂开会。
动身前,命令乔水,把梨花渡的大铁桥炸毁”。
看完后,梅怡长长的出了口气。这一夜,她的智慧和辛苦没有白费。总算把米婉花给侯福来的真实意图给破译了出来。
到现在她才有了点儿困意。但她还不能休息。天马上就要亮了,在天亮之前,必须把侯福来的书和信送回去。
27连有几个早起的知青,万一让他们碰上了,自己就解释不清了!
梅怡抓紧时间,把破译出来的三位数对照着《战争与和平》重译了一遍,认为准确无误后。
她才把书合上,又把那封信和以前的形状折好,放进了信封。
一切都收拾好后,她才轻手轻脚走出了自己的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