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金福华喝酒误事(第2页)
雨越下越小,到天亮就完全停了下来。
昨晚下雨,金福华没有回连队,和农机班的知青在农机班凑合了一个晚上。
早上起来发现雨停了。冲郑大胡子笑骂道:
“郑大胡子。你小子可真神了,什么时候学会夜观天象,简直是孔明在世”。
郑大胡子,被金福华夸的很不好意思,冲金福华笑了笑说:
“瞎猫碰上死耗子,巧了”!
门从外面被推开。张海波和农机班的小知青把早饭都端了上来。
金福华见端上的早饭是一盆的玉米碴子粥和玉米面窝头,还有几个咸菜疙瘩,禁不住又笑骂了起来:
“郑大胡子。你他娘的也太抠门了吧,昨天在你们农机班吃了一天的饭,还算可以,今天就换成粗粮了,连玉米面窝头都给整了上来”。
郑大胡子冲张海波剂了下眼,两人笑嘻嘻的没有言伸。
金福华领着农机班的几个知青在淡水河边转了一圈,发现淡水河的水位确实涨了不少,流速也比平时快多了。
水流湍急。发出了巨大的响声,从上游裹挟下来的枯树枝,枯树叶急匆匆的顺流而下。平时很清的淡水河,一下子变的浑浊不堪了。
看着湍急的淡水河,侯福来犯愁了,他知道在流速快的河道中搞原木流送。很容易出事。
以李浩的性格,他是不会让知青们在这样湿漉漉的森林中进行伐木作业。原木最快也要明天上午流下来。
也许明天的水流就没有现在的这样急了。
在农机班吃过中午饭后,又睡了个午觉。
起来后,他喊了个农机班的小知青,两人回了趟连部,把他们这几个人吃的粮油食品用自行车驮着,送到了靠山屯大队知书赵有德的家中。
要赵有德把他们物识一个勤快干净的人家,帮他们农机班知青做一个月的饭。
赵有德出去转了一圈,很快就帮金福华物色好了。
金福华跟着赵有德去看了看,觉得挺不错的。
这家农户也姓李,和嫩白菜李小琳是一大家,是个厚道殷实的人家,不像嫩白菜那样破落。金福花很满意,他看了看手表。
已经是下午五点了,他知道一天的劳动马上就要结束,山上的原木肯定是流不下来。
他懒得回农机班,把跟着他的小知青打发回去,自己赖得赵有德家不走了,想在赵有德家中蹭顿饭?
金福华从部队转移到生产建设兵团,曾在靠山屯住过一段时间,和赵有德相处的关系不错。
两人都是从战争年代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经历过枪林弹雨,彼此都有好感。
金福华爱开玩笑,赵有德比较稳重。两人的性格不同,但一点儿也不影响两人的友情!
金福华来赵有德的家,就像来自己的家一样的随便。
他穿的鞋就上了炕,把自己的大烟锅子掏出来,扔在一旁,抓起赵有德的大烟锅子就抽了起来。
赵有德见金福华赖在他家不走,知道金福华准备在他家蹭晚饭。
他没办法,苦笑了一下,让
老伴去准备晚饭,还让老伴儿去供销社买了两瓶北大花烧酒。
李浩在农7师也有拼命三郎的称号,平时工作不显山。不露水,安排工作有条不紊,按部就班,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来。
一旦生产到了紧要关头,拼命三郎的劲头就来了。
26连的知青进山已经两天了,到现在还没砍倒一棵树。100多号知青吃住在山上,他这个连长比谁都着急。雨刚停,天上的乌云还没完全散尽,他就安排知青开始伐木了。
指导员邹建国虽然不同意李浩这么安排工作,但生产上的事,一直都是李浩说了算。因此,他没有和李浩争。只能做知青的思想工作。说到底,邹建国还是不了解李浩性格。
金福华猜测山上的木料,最迟也要第二天中午才能流下来。
那知李浩的疯劲来了。雨刚停,山上的知青在李浩的带领下就开始作业了。
就在金福华去靠山屯的下午,山上的原木就断断续续的流了下来。
只不过刚开始的时候劳动进度不是很大,砍倒的树木也不是很多。
原木三根两根送着淡水河,漂流了下来,不是太拥挤,也不可能被插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