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不知不觉间,竟然也成了这样的人……(第2页)

 但学问上,并不比任何同龄人差!

 至少,他拥有着和大多数有识之士一样的眼光!

 他一看,就看了半个多时辰。

 “这...这本书若是传扬开来,国子监必败无疑,怪不得柳叶曾说,这本书就不是给读书人看的,而是给普通百姓看的!”

 孔志玄的额头上流下一滴冷汗。

 他猛地站起来,顾不得自己还被关着,直接闯了出去!

 一路来到孔颖达的书房,甚至连基本的礼仪都忘了。

 “父亲,孩儿有要事说!”

 孔颖达正在读书,见儿子突然来了,脸色一沉。

 “谁让你擅自离开祠堂的?!”

 孔志玄直接将那本《大唐周刊》放在桌案上。

 “父亲,孩儿真的有很要紧的事情!”

 “您看过这本《大唐周刊》吗?”

 孔颖达瞥了一眼《大唐周刊》,眼中闪过一抹轻蔑之色。

 “老夫听闻,这本书只有两点可取之处,一是虞世南的题字,二是李文纪的文章,可惜虞世南的字是拓印上去的,李文纪的文章,写的只是《说文解字》这种粗浅学问,老夫看他作甚?”

 意思很明显,他不屑于看!

 换做旁人,还会对虞世南和李纲十分追捧,哪怕看在这两个人的面子上,也有读一读的心思。

 可孔颖达在文坛之中的地位,本就不比那两人低多少,更没必要去追捧。

 孔志玄的表情里似乎带着些许的恐慌。

 “父亲,孩儿劝您还是读一读吧,这本书里暗藏玄机,咱们都以为,真正唬人的是世南先生和文纪先生的手笔,可其他的文章,才是柳叶的杀手锏!”

 “就如里边的商情专栏,刊登了上百条商业信息,种植专栏则是专门教导农户耕田种地,最厉害的,还要数民间投稿专栏,孩儿竟然在上边看到了鄂国公的文章!”

 孔颖达闻言一愣,随即哈哈大笑。

 “尉迟恭?他能写出什么好文章来?先让他把字认全了吧!”

 孔志玄见父亲不当回事,急得直跺脚!

 在学问和心机上,他的确远远不如孔颖达,但年轻人自然也有年轻人的优势,那就是知道变通,而且跟得上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