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李纲

国子监!

 朗朗的读书声从每一间教舍里传来,已经多年不曾在国子监内走动的李纲,坐在一辆小推车上,让最喜欢的学生推着走,苍老的脸上满满享受之色。

 “想当年老夫在国子监担任祭酒的时候,全监上下算上先生也不过四百余人罢了,而今却直接翻了好几倍!”

 “这是读书人的盛世呀!你们一定要万分珍惜!”

 显然李纲的心情很好,被几个学生推着,不断向他们讲述各种历史典故,还要提点他们学问上的问题。

 可当他们来到四门学的教舍之后,李纲突然一下子严肃了起来。

 “李纲先生虽是当世大儒,治学严谨,但在蒙学一道上确实有所欠缺,若我等,不能直视问题所在,何谈进步?又何谈教化子民?”

 “黄口小儿大放厥词!李纲先生的学问岂是你能质疑的?”

 “王积先生已经多年没有入世,没有人知道那篇文章究竟是谁所做的,以此来质疑李纲先生,只能说有些人不顾体面,一心想着借此来宣扬自己的名声罢了!”

 “哈哈,简直是无稽之谈!”

 “文章写的好坏跟作者的名声有关系吗?有理就是有理,李纲先生若是没有缺点,那就是圣人了,恐怕连李纲先生自己都不这么认为!”

 其实不光是四门学,自从《大唐周刊》发布了质疑李纲蒙学学问的头版头条之后,这样的争论一刻都没有停止过。

 甚至于蔓延到了贩夫走卒之中!

 身后的学生生怕李纲听了生气,小声说道:“先生,不如咱们去后花园转一转?”

 李纲摇了摇头。

 “咱们进去!”

 学生们只好推着李刚走进四门学的教舍。

 一看见李纲过来了,争吵声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所有的学生纷纷起身。

 “见过先生!”

 四门学在国子监中,只能排在末流。

 虽然里边的学生并不是平头百姓,但是和国子学和太学中的学生相比,和平头百姓也没有多大差别了。

 他们大多出身小门小户,族中可能只有一两个人当了大唐的低级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