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辩经(第3页)

 大唐人的智慧不管多高,都永远比不上古代的先贤。

 而《大唐周刊》之所以成为风向标,完全是因为《大唐周刊》上的文章,最喜欢用批判的视角看待所有学问。

 一切的根源,都来自王积批驳李纲的那篇文章!

 这是马周等人的喜好缘故,他们最喜欢将这一类充满了批驳性质的稿件,推送到《大唐周刊》之上。

 以至于,当前的文坛都分成了两派。

 说白了,就是‘变’与‘不变’之间的争端!

 国子监作为孔家的‘后院’,自然永远的支持着他们心目中的圣人后裔。

 尉迟宝林他们这种,崇尚批驳的学术观点,也就让他们难以容忍。

 渐渐地,甚至演变成为了一种变相的‘霸凌’!

 只不过,没人敢明目张胆的霸凌尉迟宝林罢了,顶多是言语上挤兑挤兑。

 倒不是不想!

 而是不敢!

 尉迟宝林怎么说也是出身将门,学问拔尖就算了,那一身强悍的武力,才是真正让人畏惧的,言语上挤兑,就算占不到多少便宜,但也能恶心一下尉迟宝林,可要是真动手的话,那就是自己找苦头吃了。

 “滚!!”

 尉迟宝林不耐烦的喊了一嗓子,所有人下意识的让开了一条路,尉迟宝林翻了个白眼,不搭理这些人,大步离去。

 直到他走远了,那些人才回过神来,觉得挂不住面子,又言语放肆了起来。

 听着身后大声的嘲讽,尉迟宝林头也不回。

 “一群无知之徒!”

 他不轻不重的哼了一声。

 说没感觉,那纯粹是瞎话,正是心高气傲的岁数,怎么可能受得了同窗们如此的欺辱?

 但尉迟宝林更清楚,一旦孔家落败,这些同窗的所行所言,瞬间会变成笑话...

 正打算回去躺一会儿的尉迟宝林,忽然看见一大群人朝着国子监内最大的礼堂跑去。

 “以前在国子监修史的许敬宗先生回来了!”

 “他要在大礼堂跟德明先生辩经!”

 尉迟宝林一愣。

 原本对训诂学不感兴趣的他,听见许敬宗的名字后,不由自主的朝着大礼堂走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