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百草堂之知母故事2(第3页)

 ";你想让药王变成杀人的刀!";

 ";错了。";张二狗的虚影在药雾中浮现,";我要让它成为救人的神。";

 林婉儿的断剑突然刺入自己心口。她的鲜血滴在药王种子上,整株药王竟在血泊中绽放。金色的花粉随风飘散,所过之处,蓝蝴蝶毒雾瞬间消散。

 ";婉儿!";

 王宁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看见林婉儿倒在血泊中,药王的藤蔓正将她的伤口缝合。他怀中的《药王图谱》自动翻开,显示出最后的配方:";以守护者之血,炼济世之药。";

 ";王堂主,该你了。";林婉儿的声音带着笑意,";用你的血......";

 王宁的柳叶刀划过掌心。他的鲜血与药王汁液交融,形成璀璨的金色药液。窗外突然传来祥瑞的凤鸣,整座太医院被金光笼罩。太医院的琉璃瓦在晨光中泛着碎金,王宁的指尖抚过林婉儿心口的藤蔓。药王的根系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修复她的伤口,而窗外传来的马蹄声却让他握紧了柳叶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堂主,皇上驾到!";

 太监的尖啸声中,明黄轿辇碾过满地金粉。林婉儿突然抓住王宁的手腕:";别信任何人。";

 话音未落,轿帘掀起的瞬间,王宁的瞳孔骤然收缩——轿中之人竟是早已";死去";的张二狗。他头戴乌纱,身着一品仙鹤补服,腰间的翡翠扳指映着朝阳,泛着妖异的红光。

 ";王堂主,别来无恙?";张二狗的笑声混着龙涎香,";刘某这药王首辅的官印,还合你意么?";

 林婉儿的断剑突然出鞘,却被王宁按住。他望着张二狗袖口露出的知母图腾,终于明白三年前的真相:";你也是药王血脉的守护者?";

 ";错。";张二狗的指尖划过案上的《药王图谱》,";刘某是被逐出师门的叛徒。";

 他的话音未落,殿外突然传来哭嚎。王宁看见宝珠被太监拖进来,她的皮肤已恢复如常,却在看见张二狗的瞬间瞳孔扩散:";爹救我!";

 ";宝珠别怕。";王宁的柳叶刀抵住张二狗咽喉,";你到底想怎样?";

 ";简单。";张二狗的权杖突然发出龙吟,";用你的心头血,激活药王神鼎。";

 殿内的青铜香炉应声炸裂,露出藏在其中的黑色鼎器。王宁认出那正是三年前父亲拼死保护的药王鼎,此刻鼎身上的知母图腾正在渗出鲜血。

 ";你想借药王鼎炼制......";

 ";不死神药。";张二狗的翡翠扳指突然嵌入鼎身,";当年我师父就是为了阻止这个,才被我扔下悬崖。";

 林婉儿的断剑突然颤抖。她终于想起父亲临终前的惨叫,以及张二狗那句";你爹的断剑在我这儿";。

 ";你杀了我爹!";

 ";不,是他自己找死。";张二狗的权杖指向林婉儿,";就像你现在这样。";

 紫色毒雾从鼎中涌出的瞬间,王宁将林婉儿推出窗外。他的柳叶刀划开掌心,鲜血滴在药王鼎上的刹那,整座太医院开始震颤。

 ";哥!";

 王雪的声音从云端传来。王宁抬头看见妹妹的虚影立于药王鼎上,她的手中捧着七颗金色种子——正是第四章中牺牲自己净化的药王种子。

 ";以七脉之血,还天地清明。";

 王雪的声音混着雷霆,七颗种子同时炸裂。药王鼎的黑气被金光吞噬,张二狗的身影在光华中逐渐透明。

 ";不可能......";他的翡翠扳指化作齑粉,";我才是药王血脉......";

 ";你不过是被欲望吞噬的药渣。";王宁的声音带着药王的回响,";知母性寒,却需热血调和;人心如药,需以善念为引。";

 金光散尽时,张二狗已化作一堆白骨。王宁的柳叶刀轻轻挑开他的衣襟,露出心口处与林婉儿相同的知母图腾——原来他也是第七代守护者,却因执念堕入魔道。

 ";王堂主,皇上宣您觐见。";

 太监的声音从殿外传来。王宁望着怀中的药王鼎,突然将其投入炭盆。青铜融化的瞬间,他取出鼎中一颗金色药丸,正是宝珠的解毒关键。

 ";这药......";

 ";以毒攻毒,以命换命。";王宁将药丸喂给宝珠,";就像你娘当年救我那样。";

 宝珠睁开眼的刹那,林婉儿捧着个檀木盒走进来。她的断剑已修复如初,剑身上刻着新的铭文:";护药人";。

 ";这是王雪的遗物。";林婉儿将盒子递给王宁,";她说要把药王种子撒遍太行。";

 盒子打开的瞬间,金色的种子随风飘散。王宁望着窗外渐绿的柳枝,突然听见父亲的声音在耳边响起:";知母性寒,却能滋阴;做人如药,需刚柔并济。";

 三个月后,百草堂的新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王宁将最后一批知母药材装车时,看见林婉儿牵着匹黑马立在塬头。她的断剑上挂着串新采的知母花,在风中轻轻摇曳。

 ";要走了?";王宁递过个青花瓷罐,";带着这个。";

 林婉儿打开罐子,里面装着半罐金色药粉。她认得这是用张二狗的权杖炼就的";知母圣药";,专治各种毒症。

 ";去京城吧。";王宁的目光投向远方,";那儿需要你这样的护药人。";

 林婉儿翻身上马时,王雪的玉佩从她怀中滑落。王宁捡起玉佩,发现背面不知何时多了行小字:";知母塬的引水渠,直通人心。";

 夕阳西下时,张娜抱着襁褓中的婴儿走出院门。王宁望着妻女的身影,突然明白父亲临终前的真正含义——知母的药性,不在书中,而在行医者的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