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笑问客从何星来
想得最多的,当然就是这航天头盔装--该怎么用?到哪里去用?难不成--真要去Lx外走一趟--去验证一下?忽然间--阿三在心中突发奇想:为啥不可以呢?花大佬团队的人、做出来的衣装,会是不靠谱的吗?
干脆--就穿着这个航天头盔装,冲出Lx去一趟、去实试一下这航天头盔装--到底有什么好--或者说:到底能不能真实的可用于航天飞行?
但是,对于航天的基础知识、甚至是常识,阿三都深感欠缺--这航天总不能不顾不管的想飞就飞吧…
哎--在席的不是有搞航天衣装的大师的吗?为何不当面请教一二呢?
记得搞航天衣装的是花大佬的四徒弟--李明运吧、于是,在餐桌上,酒过三巡、菜过五轮以后,阿三就盯上李明运李大师了--
开始,自然是要单邀的先碰个杯喝个酒的。
阿三自己先特意的倒满一杯酒,双手举杯相邀李明运:李大师,我敬你一杯!我干了,你随意…说完,就真的一口喝完了一杯酒。
李明运是懂得这东海边的习俗的,就一边喝酒一边说:哎哎哎--阿三老大,您别客气…你有什么事吗?尽管吩咐就是啦--
阿三:我哪敢吩咐你啊--我真心的就是想向你请教一些有关航天的问题的--
李明运:您说--有什么问题,我们共同探讨…
阿三:首先一个问题是--飞得多高了…或是飞到多远的距离了--才算是在航天了?
李明远:这个--我先给您介绍一下我所了解的有关我们Lx的大气层--大致是有几个分层、以及各个分层的大致厚度范围以及各层的特点吧…
一般来说,我们对Lx的大气层、是2根据其温度、成分、电离程度等特点,来从地面开始依次为大气层分层的--
第一层叫对流层、就是最接近地表面的大气层,厚度大约为10~20公里,也有说是10~15公的。在这一层的大气中,温度、压力和湿度变化都很大,主要是由对流气体的流动产生的。
第二层叫平流层:就是在对流层上面的一层,大约是在距地表面20~50公里的位置,也有说是12~50公里的位置的。平流层的特点是气流流动平稳,气温逐渐升高,水蒸气和尘埃很少。
第三层叫中间层:就是位于平流层之上的一层大气,大约距离地表面50~85公里。在这个大气层里、空气已经很稀薄了,气温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迅速降低,空气的垂直对流很强烈。
第四层叫热层,也有叫“暖层”或“电离层”的:就是位于中间层之上的,大约距地表面100~800公里位置的一层大气层,也有说法认为电离层的高度有达到1000公里、厚度大约为500公里的。这一层的大气层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当太阳光照射时,其中的氧原子会大量吸收紫外线,使得温度升高。另外,电离层中的气体因太阳辐射而会产生电离子,形成了一种能够反射的无线电波。
第五层叫散逸层,也有叫“外层大气层”或“逃逸层”的:是位于热层之上,由带电粒子所组成的大气层。这一层主要由稀薄的气体组成,受太阳风影响很大。在Lx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Lx周围形成数千公里的大气层,但气体密度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变得愈来愈稀薄。
除了以上这些主要层次外,还有一层特殊的大气层、叫臭氧层,它位于平流层内,高度大约在20~30公里、也有说高度是20~50公里的,厚度大约在10公里之间。臭氧层能够吸收来自ty的紫外线并产生热量,对Lx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总之,关于大气层的整体厚度,一般认为是最大值是在1000公里以上的,也有的说法认为平均厚度是在65公里左右的。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大气层的外层边界并不清楚,只是且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密度逐渐降低,直至与星际空间相连接。
因此,在事实上,是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大气层厚度的数据值的…
哦--阿三感悟道:这就是说,至少在1千公里以上,才可算是在航天了?而其中有500公里的大气层是能吸收紫外线而发热的…
李明运:也不是这么说的。我觉得:在Lx上--要想航天,最关键的是--飞离Lx的速度是不是能够大于Lx的引力束缚。就我们现在所掌握的知识来讲--在Lx上、要冲破地表的引力束缚,至少要有的每秒11.2公里的速度才行,这个速度就叫Lx上的逃逸速度。
不过,Lx的引力束缚--是会随着距离的变化而变化的,离Lx越远,引力束缚就会越小的,逃逸速度也就会随之而变小。
至于Lx的引力束缚--到底离Lx多远才会归零,这个现在还无法知道。
在目前的航天领域,一般、通常会把将距离Lx地表100公里的空间层面称为卡门线,意思是Lx大气层与et空间之间的分界线。但这并不等于说着--在100公里之上就完全没有Lx的引力束缚了,只是在这个高度之上,大气层已经变得非常稀薄,可以认为已经进入了et空间环境了--仅此而已。
哦--阿三放心了!关键的是速度--不能小于11.2公里每秒!不就是每秒米的速度么--咱只要一加连微微--就能达到3万米每秒的速度了,再加连上老二和小小,每秒达到4万米的速度也是有可能的…冲出100公里、最多只要3.5秒就够了,就算是冲1千公里,也才要用35秒的时间…
但是,还是有个问题…
阿三:这么说--最关键的就是速度和距离了?冲出100公里、或是冲出1千公里,就没有Lx的引力束缚了吗--
李明运:从理论上讲,在et是存在一个零引力束缚点或线的,是个点或线--只存在于两个星球之间的引力束缚的平衡点或平衡线位置上。
哦--阿三一下子感兴趣起来:那么--Lx与eL卫之间是不是也有引力束缚的平衡点或是平衡线的?
李明运:是有的,这个引力束缚平衡点或线,就是被叫做LgLr点或线的。它指的就是在Lx与eL卫这两个星球之间、在各自引力的作用下,能使小物体保持相对稳定的点或线。在这些点或这条线上,小物体相对于两个星体来说就能基本保持静止,也就是说,它受到的来自两大星体的引力达到了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