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家里的情况(第3页)
班长跑到班主任办公室把老班请了过来,“同学们都坐下,下的同学自发的鼓掌,掌声持续而且热烈。
“李老师,各位同班同学,我是文建凡,你们的同学,获奖确实是件高兴地事情,但这事矮子里面选高个儿,所以我才露了出来,要是大家都厉害,就没我什么事了。我们现在还在读书,将来也要读书,国家也希望我们读书。我认为啊,只是我个人认为我们这一届,很有可能国家会放开大学的名额,让大家参加高考,知识份子是人才,是国家栋梁,不优中选优,今后还是靠那些老专家、老教授么?他们的身体不行了,迫切的需要我们这批接班人顶上去,我们都是根正苗红的二代子弟,这是我们的担子,我们也有责任挑起这副担子。昨晚我还跟我们家老大说这事儿,我们的机器设备难道一直要依赖进口吗?难道就不能从我们这一代开始进行自我设计自我制造吗?前几天我去了趟桂林,那里风景好,但是自然风光比不上当地农民对大自然进行改造的风光,那里的梯田重峦叠嶂,整座大山全都是梯田,但是我们国家的拖拉机却不能在山上耕地,因为知识份子没去过那里,不知道老百姓的需求是什么样子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不仅要读万卷书,还要把学到的知识真正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我是只笨鸟,笨鸟先飞嘛,这是同学们让着我,我先谢谢大家。如果大家去了四九城,欢迎到我家做客,我们是同学,一辈子都是同学,等到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之后,我们再比一比各自的成绩,好不好?”
台下的掌声更加热烈了,文建凡的话给迷茫的同学们带来了一丝希望。是的,国家需要根正苗红的人来接班,但是没有高素质的人群,怎么接班?没有头脑,带得动一个集体嘛?
很多事情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就会知道结果,文建凡只是个凡夫俗子,不敢妄自揣测,但历史的走向是不会变的。
李老师请文建凡去自己的办公室坐一坐,她还有很多事情想要问文建凡,尤其是他所猜测的高考一事,总要有根有据才能猜测出这个答案吧?
国家总归还是需要人来参与建设的,没有知识分子的参与,没有科学的数据来支撑,万丈高楼怎么平地起?手搓潜艇、手搓蘑菇弹、手搓上天的火箭,我们不是没有人才,而是我们后继缺人。
这就是文建凡给的答案。
文建凡去了婶婶上班的化验室,“婶婶,婶婶,我回来哒。”
化验室有些大,以前两兄弟还给婶婶做过伴,对这里很熟悉。婶婶不在,估计是去车间进行取样工作去了。
化验室有很多化学品,连带剧毒的氰化物都有,最好玩的就是高锰酸钾,每次文建凡都喜欢玩这个。
瓶子里倒出些高锰酸钾,就倒一小撮倒在地上,再加上一点点水,他想看看这样能不能燃烧。用只有火星的木条挨着那撮打湿的粉末,木条还是会剧烈燃烧。
文建凡这么玩的时候,文建平也想这么玩,只是他拿的是火柴棍,直接把手熏得焦黄焦黄的。
在婶婶的化验室里,两兄弟真的没少撒欢,婶婶还带着他们看显微镜下的细菌,告诫他们饭前便后要洗手,和她一个班的王阿姨和李阿姨都对他们两兄弟很包容,尤其是王阿姨,还给两兄弟用纱手套打了两件背心,而且文建凡的初高中化学实验都是在这里做完的。这里留下过文家两兄弟不少的足迹。
婶婶取样回来,看到文建凡在屋里,正纳闷大侄儿为什么不去读书呢,就听见文建凡喊婶婶的声音,两兄弟只要一开口,区别还是很大的,熟悉他们的人就能听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