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懂事儿
除了上课,文建凡反复修改着剧本,一些隐晦的吐槽需要点出来,但又要用春秋笔法一笔带过。战斗不能太过惨烈,否则会吓坏那些评审。矛盾冲突更是要尖锐,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审评的时候肯定会略微宽松。时长也是关键,一部电影最多两个半小时以内,否则将出现坐不住的现象,留不住观众。
八一厂的领导们也在展开积极的讨论,文建凡之前拍过的电影他们都看了不止一遍,,一部《纵横四海》能把盗窃团伙拍得这么离经叛道,这就是邪得新奇脱俗。至于其他影片,那也确实没有公安警察什么事情,各国的警察都需要走流程,都是如此低效,反而映衬出主角的自我救赎,拍出了人性。
对于文建凡个人,他们也做了大量的调查。一个研究生毕业的同志敢拿着武器上战场,还能取得辉煌的战果,这本身就是一个槽点,然后上军事法庭,被判刑,被释放,官复原职,立功受奖,这又是一个槽点。这小子似乎天生就带着主角光环啊!
文建凡带着获得了审批的最终的定稿和分镜头脚本找到八一厂的时候,厂里的领导全都涌进了会议室。拍一部现代战争的电影,要抛掉以往的伟光正、高大上,脱离以前的桎梏还真不容易,至少这个领导要敢担担子,编剧和导演也需要承担极大的政治风险。
“各位领导,这是我的最终定稿,已经获得了审批。说句心里话,我们的这一场战斗只是在战略层面上赢了,但是在整个战役中,我们根本就没占到任何便宜。写出来的这部剧本,我自己并不满意,感觉有些对不住牺牲的各级指战员。拍这部电影的初衷也是因为我不想忘记,国家动乱,军队参与建设,却忽视了军人的本质是训练,是保家卫国,所以我们受到了这场战争的深刻教训。”
预计电影时长142分钟,所有参与拍摄者都必须军训一个月,主角军训三个月。文建凡的电影剧本第一行就是提出了硬性要求。
“小文导演,角色我们帮你选好了,你要不要看看?”刘主任问道。
“看看,麻烦主任了,有你们的帮助和协调,这部电影一定能事半功倍,我代表曾经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全体指战员谢谢你们!”文建凡深深地鞠了三个躬。
帅气的演员八一厂找来了好几个,论帅气自然都是一等一的好面相,但文建凡要的是演技,要的是融入到角色之中。给了他们一页剧本,三个人轮流表演,看得大家都摇头,太不自然了,让人尴尬到只想抠脚趾头。
“领导们,生活中哪有这么多帅哥啊,我需要的是接地气的演员,连长我要三十岁左右的,副连长可以稍微老成一点,但也要年轻,身材要结实,不用太高,指导员和副指导员倒是可以从他们三个里面挑一个出来,讨人嫌的角色他们要是演不好就我自己来演。另外,我准备把我们班的同学都叫上,让他们去参演新兵蛋子和连里几个干部的老婆,剩下士兵的就用部队的,老人和副连长的老婆你们看着挑。歌曲就麻烦领导们用《中国军魂》和《血染的风采》吧。第一首我要大气磅礴,第二首我要男女声对唱,都不要什么技巧,要用感情去唱。”
一口气讲了这么多,文建凡叹了一口气,领导一句话,不能动摇军心,大穿插变成了小穿插加上阵地战,为的就是不授人口舌,说成侵略战争。战斗画面要缩减,牺牲的不能过半。缺粮食弹药要改成缺水,两百亿换几捆甘蔗这句名言由此应运而生。还算好的是不少文建凡的牢骚话都能通过副连长和其他战友的口中说出来,算是给了文建凡一个舒缓的情绪。
再次给同学们快要下课的时候,文建凡问道:“各位同学,再来一个月的军训,而且是像真正的解放军那样训练,练完之后参演电影,整个寒假都在桂省拍戏,你们干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