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橘树、赤字(第2页)

没想到刚到兴化官署,她一眼就瞅见台阶下那棵庞然大物——树干足有水桶那么粗,枝桠铺展开来能遮住半间屋子,金黄的橘子像小灯笼似的挂满枝头,数都数不清,少说也有上千颗。她赶紧拉住衙里的老差役打听,老差役说:“自打您父亲离任,这树虽说长得茂盛,可年年光开花不结果,直到您家老爷来上任,才突然结了果,大伙儿都觉得稀奇呢!”刘夫人听了,心里又是惊喜又是感慨,只觉得这树跟自己有说不出的缘分。

庄县令在任三年,这橘树每年都结得压弯枝头,可到了第四年,突然没了动静——春天该发芽时,枝桠光秃秃的;夏天该开花时,连个花苞都不见,慢慢开始枯萎。刘夫人看着心里发酸,跟丈夫说:“看来咱们在这儿的任期快到头了。”没想到秋天刚到,庄县令就接到卸任的公文,真应了这树的“预兆”。赤字

清朝顺治十二年,乙未年冬天的一个夜里,天刚擦黑,外头就跟扣了口黑锅似的。正赶上老百姓在家围着火盆打盹呢,突然西北天边上红光大作,就跟着了火似的,半边天烧得通红。街坊四邻全跑出来了,仰脖子一瞧,通红的火光里竟浮着斗大的黑字,血赤赤的,直往人眼睛里钻。

有个眼尖的货郎最先嚷嚷起来:“哎哎哎!你们看那天上的字!头俩字是‘白苕’吧?这‘白苕’不就是咱地里种的白薯吗?可跟后头的字连起来是啥意思呢?”他这么一喊,大伙儿全眯着眼使劲瞅——就见那排字写的是“白苕代靖否复议朝冶驰”,一个字比一个字晃眼,跟拿血写的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