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从诗中品缔造者该有的气魄与精神!(第2页)

 紧随其后,一首“清平乐六盘山”彰显激昂斗志。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这首一出,引得不少古人侧目。

 “啧,真是妙句啊!不到长城非好汉,真乃点睛之笔……”

 大秦。

 始皇帝看到这句,瞬间就想到自己正在修建的长城。

 看来,这后世对朕修建的长城很是赞扬啊!

 不过,“长缨在手,敢缚苍龙?”

 怎么?后世人写诗都喜欢用制服龙来彰显勇力吗?

 不过,想到自己也号称祖龙,也不是不能理解了。

 “嗯,龙已经成为了计量单位?”

 紧随其后的是: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楚汉时期,项羽抬头看着天幕,提到我了?

 “我成了沽名钓誉之徒?”

 自己与刘邦划江而治,有何不可?

 对此,刘邦则是哈哈大笑。

 “项王的见识吧,不能说有多远,但是肯定不够看就是了。”

 想到鸿门宴上差点回不来,刘邦不得不感慨,有时候,心性和运气还是占了很大一部分的。

 三国。

 曹老板细细品味,随后深有同感啊。

 自己当初就是不听劝,给了刘备机会,不然,何至于养出一个如此难缠的对手。

 东吴。

 孙权暗自得意。

 “是极是极,这里便是龙盘虎踞之地。”

 大明。

 朱元璋抹了把脸,啧啧出声道:“这诗还真是相当热血啊!”

 恨不得马上北上,追杀那群鞑靼,将其连根拔起。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吗?”

 不少同样引用过此句的诗人,不断的品味着这两句,连连点头。

 看完这首诗,周筱也是热血沸腾,不由得想起曾经看电视剧时的那种激情。

 【赤壁一战乾坤转,东风送我第一船!老蒋还想划江而治,真是自不量力啊!不过,为什么莫名想到孔明呢?】

 周筱想了想,可能是因为这句话是唐老师演的李德胜说的,而两千年前,他演的孔明就喜欢借东风。

 三国。

 诸葛武侯也是骤然一惊,咋滴,和我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