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古人看华夏十大国宝级文物!(第2页)

 “还有八个,咱大汉怎么都要有一个吧!”

 李世民:“嗯,大唐的文物吗?唐三彩算不算?”

 毕竟,先前看文物回家的时候,里面佛像啥的,都有大唐身影,咱们的天策上将一脸淡然。

 赵匡胤:“啧,怎么感觉我大宋又捞不着这个荣誉呢?”

 看了自家子孙的那些骚操作,赵匡胤都有点没自信了。

 朱元璋父子则看得开,“不就是文物吗?咱这种后世朝代,你们的就是我的,何须在意!”

 大清一众帝皇暗暗皱眉。

 前人还能带进棺材里被挖出来,咱的怕不是直接被抢了吧!

 就在这时,新的国宝跃上天幕。

 【越王勾践剑,春秋晚期越国的青铜剑,以其锋利的剑刃和精美的装饰而闻名,其剑身刻有鸟虫书铭文“钺王鸠浅”和“自乍用鐱”。即:越王勾践,自作用剑。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啧,好家伙,这玩意儿在地下埋了两千多年,居然还完好如初?”

 看到越王勾践剑,历朝历代古人都傻眼了。

 不过,如此牛批的文物,确实担当得起前十的水准。

 而且,勾践剑制作也确实精美,完全体现了当时短兵器制造的高水平工艺。

 由于天幕放大的缘故,历朝历代古人看此剑,那可真是连细小的纹路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一时间,佩服声此起彼伏。

 春秋末期。

 勾践一脸自豪的看着天幕,同时看了看自己手中的剑,两相对照,确实是此剑无疑。

 不过,当他看到此剑出土于楚国境内的时候,勾践傻眼了。

 不是,什么意思?

 寡人的剑怎么跑楚国去了?

 天幕没有回答,只给出了下一个文物的照片与说明。

 【曾侯乙编钟,战国早期的青铜乐器,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是中国乃至历史上能全面表现音乐的乐器……】

 “真够宏大的,不愧是国宝级文物!”

 看到这一声势浩大的编钟,老祖宗们看得那是眼都不带眨的。

 “就是说,咱都没有,这帮后世人挖出来了,也算是没有断了传承!”

 一众古人看得心痒痒,真想听一听这编钟敲响乐曲的声音啊!

 【西周利簋:西周早期的青铜器,内壁铭文记载了武王伐纣的历史事件,又称“武王征商簋”或“檀公簋”,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这……”

 “好家伙,看来咱脚下这块地,还真是埋藏了不少宝贝啊!”

 看到连这等文物都能挖出来,历朝历代老祖宗心动了。

 “突然就想去挖了怎么办?”

 “啊这,咱们去挖,是不是刨自家祖坟啊!”

 “这……”

 与此同时,一众帝皇感觉不妙了。

 十件文物,你这出来了五件,五件都是先秦时期的,那咱其他朝代怎么办?

 继续看看?

 【太阳神鸟金饰,商周时期的金饰,以其独特的太阳和神鸟图案而着称,商周太阳神鸟金饰整体为圆形薄片,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20克。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

 好家伙,商朝这是第几件了?

 要不直接说,十大国宝级文物全是先秦的得了。

 毕竟,比历史的话,确实比不过。

 【秦石鼓文,先秦时期的刻石文字,因其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发现于唐初,共计十枚,高约三尺,径约二尺,分别刻有大篆四言诗一首,共十首,计七百一十八字。内容最早被认为是记叙秦王出猎的场面,故又称“猎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