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赌石与新居(第3页)
霖?微微一笑,淡定地说:“老板,您给个实诚价,合适我就卖了。”
店老板咬了咬嘴唇,思考片刻说道:“我最多能出五百万。”
霖?摇了摇头,说道:“老板,您这价可有点低了。这块玉石的价值您心里清楚。”
店老板露出为难的表情,说道:“客官,这已经是我能出的最高价了。”
霖?目光坚定,说道:“那算了,我再去别家问问。”说着,就要伸手拿回玉石。
店老板急忙拦住,说道:“别别别,客官,咱们再商量商量。这样,我再加五十万,五百五十万,不能再多了。”
霖?还是不为所动,说道:“老板,这玉石的品质您也看到了,我相信会有其他店愿意出更高的价。”
店老板额头冒出了汗珠,犹豫了一会儿,一咬牙说道:“六百万!这是我最后的底线了,不能再高了。”
霖?这才露出满意的笑容,说道:“行,那就六百万。”
店老板松了一口气,连忙招呼伙计准备钱款。
在等待的过程中,店老板忍不住好奇地问道:“客官,您这玉石是从哪儿得来的?”
霖?笑了笑,说道:“这您就别管了,反正来路正当。”
店老板尴尬地笑了笑,说道:“是是是,是我多嘴了。”
不一会儿,伙计拿着一沓沓现金和一张支票走了过来。
店老板将钱和支票递给霖?,说道:“客官,您点点。”
霖?大致看了一下,说道:“不用点了,相信老板您的信誉。”
拿着钱,霖?走出了玉石店。店老板望着他的背影,心中暗自感叹:“这可真是个厉害的角色。”
霖?刚刚踏出店门,就看到眼前站着一群凶神恶煞、流里流气的人,他们正不怀好意地盯着自己。
为首的那个家伙身材高大威猛,光溜溜的脑袋格外显眼,一双眼睛闪烁着凶狠的光芒,嘴里叼着一根烟,缓缓地吐出一口烟雾后,他恶狠狠地对霖?说:“小子,我听说你刚才卖了一块玉石,赚了不少钱啊。”说着,他还露出了一丝贪婪的笑容,“识相点,把钱分给我们一半,这样大家都能开心。否则,哼哼,有你好受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冷笑:“就凭你们这些蝼蚁,也想从我手中夺走东西?你们有这个命吗?”
他的声音冰冷刺骨,仿佛来自九幽地狱,让那些人不禁打了个寒颤。然而,他们并没有退缩,反而咬牙切齿地冲了上来。
霖?眼神一冷,身形一闪,瞬间消失在了原地。下一刻,他出现在那群人的面前,一拳挥出,直接将一名男子打得倒飞出去,撞在了墙壁上,口吐鲜血。
紧接着,他又连续踢出数脚,每一脚都带着凌厉的劲风,踢得那些人惨叫连连,纷纷倒地不起。眨眼间,地上已经横七竖八地躺着十几个人,他们的脸色苍白如纸,眼中充满了恐惧和绝望。
霖?拍了拍手,不屑地看着地上的众人:“一群不自量力的废物!”说完,他转身离去,留下了一地的哀嚎声。
随后,霖?与子凤来离开了热闹非凡但也充满是非的赌石街。一路上,两人热烈地商量着接下来的打算,买一处舒适的住处成为了他们首要的任务。
霖?目光深邃,若有所思地说道:“凤来,这住处的选择可不能马虎,咱们得选个有灵气的地方。”
子凤来连连点头,应和道:“师傅说得是,可这灵气之地要如何寻找?”
霖?微微仰头,看向远方,缓缓说道:“都市虽繁华,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但那里充斥着喧嚣与浮躁,灵气早已被消耗殆尽。而西山之上,人烟稀少,未被过多的世俗之气沾染,或许存有灵气。”
子凤来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期待:“那师傅,咱们就去西山上看看?”
霖?微微一笑,说道:“走,去瞧瞧。”
两人来到西山上,只见山峦起伏,树木郁郁葱葱,微风拂过,带来阵阵清新的气息。霖?闭上眼睛,用心感受着周围的一切,片刻后,她睁开双眼,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此处果然有灵气,就在这儿了。”
毫不犹豫,霖?在西山上买下了一块心仪的地皮。接下来,令人惊叹的一幕发生了。只见霖?双手舞动,口中念念有词,施展起神奇的法术。一道道光芒从她的手中飞出,融入到周围的环境之中。木材、石料像是有了生命一般,自动地组合、搭建。不多时,一座精美而独特的房屋便拔地而起。
房屋的构造精巧,与周围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仿佛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子凤来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对霖?的法术佩服得五体投地。
“师傅,您这法术真是太厉害了!”子凤来兴奋地说道。
霖?微笑着说:“这房屋有了灵气的滋养,日后住在这里,对咱们的修行也大有裨益。”
师徒二人满心欢喜地走进了这座用法术搭建的房屋,他们兴奋地四处打量着这个全新的环境。师父微笑着对徒弟说:“这里以后就是我们的家了,虽然简陋,但却充满了温暖和希望。”徒弟开心地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
他们开始打扫房间,整理床铺,摆放家具。每一个动作都带着对新生活的热爱与憧憬。师父教给徒弟一些基本的法术技巧,让他学会如何运用法力来创造美好的事物。徒弟认真学习,努力掌握这些技能。
师徒二人一起在屋前开辟了一小块菜地,种上了蔬菜和草药。他们用自己的汗水浇灌这片土地,期待着丰收的喜悦。每天清晨,他们都会早起练功,吸取天地灵气,提升自身的修为。
晚上,师徒俩围坐在篝火旁,分享彼此的心得和感悟。师父讲述着过去的经历和修行之道,徒弟则静静地聆听,汲取智慧的养分。在这个小小的法屋里,师徒之间的感情日益深厚,他们共同成长,互相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