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谣言(第2页)
然而,当一名侍奉酒水的宫婢不慎将几滴酒洒落在他身上时,他口中虽道着无妨,可瞬间变色的面容和眼中一闪而过的杀意与阴鸷,却毫无保留地落入了暗中观察他的朝阳郡主眼中。
朝阳郡主兴奋至极,她终于看到了这只狐狸露出的尾巴!什么谦逊有礼,什么平易近人,什么待人宽厚,统统都是伪装!京都的贵族们表面上以礼相待,私下里却嘲笑他不知天高地厚,还妄想以南疆王子的身份加入京都贵族圈,简直是痴人说梦。
若是其他与大衍实力相当、前来进行友好交流的王室子弟,或许还能得到几分真心相待。可他,一个战败国的质子,居然也好意思想着挤进京都贵族圈,实在是个天大的笑话。在朝阳郡主的示意下,那些似是而非的私话,时常被添油加醋地传入盘腾耳中。起初,他始终保持着一贯的态度,不仅积极与各府的同龄人交往,还展现出一副朗月清风的洒脱姿态,似乎并未被流言蜚语所伤。但朝阳郡主坚信,他被压制的身份以及常常遭受的怠慢,迟早会让他有所反应。到那时,她便能揭开他那重重面具,看清他隐藏的祸心。
果不其然,宫宴后的第二天,那名打翻酒的宫婢就因不明原因暴毙。此后,朝阳郡主在暗中对他的监视更加严密了。
如今,盘腾与安庆公主暗中勾结的事实,早已被她全盘掌握。
回到亲王府,郡主立刻写下密信,以特殊方式送出京都,送往楚小郡王手中。
与此同时,一则发自京都西城与南城百姓坊的小道消息,如巨石入水,打破了繁华京都中老百姓平静的生活。
流言称,宫里有位娘娘乃前朝已故长公主的后裔。起初,人们对这则谣言多半嗤之以鼻,视之为笑谈。然而,随着流言的不断传播和演变,它迅速传遍了整个京都,如今连三岁孩童也对宫里藏有前朝后裔一事心知肚明。不知何时,民间因这流言兴起了一首童谣:
王母青鸟实为鸦,鸠占鹊巢欲复夏。
万里清明变炼狱,昔日暴君回人间。
这首童谣虽短,却言简意赅,内容直白。直指大衍国母,当今圣上的嫡皇后--魏卿书乃前朝王室后裔。为何如此肯定是魏皇后呢,只因魏皇后小名就叫青凤。自古以来就有青鸟为王母娘娘座下传信使一说,而之前的流言里又暗指,如今大衍太傅早在前1朝为官时就与当时的晋阳长公主周凤阳交情匪浅,暗示其乃当时长公主的入幕之宾!魏太傅又确实是,即见证和亲历了前1朝的覆灭,又同时参与了新朝代的发展与建设。是大衍朝廷唯一一个还在世,历经两朝更迭且地位崇高的元老!这位老太傅不仅是皇后的生父,还是未来储君的外祖父,更是当今圣上的恩师之一!
当时,年仅十七岁的魏岸山,出身河间世家魏家,以状元之姿踏入大夏朝廷,年纪轻轻就当上了七品御史台御史。年轻时的魏太傅不仅相貌堂堂,而且才华横溢,丹青之技更是炉火纯青。如此才华与能力同样出众的青年俊杰,本应前程似锦。然而,当时周姓皇族统治的王室早已腐朽不堪,皇帝任人唯亲,逼死忠臣良将,又好色冷血,大肆残害手足,屠戮百姓更是家常便饭。此外,朝廷之中高位权重之辈营营苟苟,拉帮结派以铲除异己。结党营私各树势力。而异族他国则屡屡犯边,扰攘边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各方诸侯、势力更是如狼似虎,伺机而动,随时准备揭竿而起,一举推翻夏朝统治。如此内忧外患,夏朝之社稷如狂风中之残烛,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