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来朝酷酷的橙子

第390章 花魅万贞儿(第3页)

 “据记载,宦官用钱财贿赂万通,装钱的车子络绎不绝。”

 “阁臣万安为了攀援万贵妃,以同姓为由认万通为叔叔。”

 “另一位阁臣刘吉则和万喜联姻,虽然多次被弹劾,但依靠万贵妃的庇护仍安然无恙。”

 “一众奸臣也都靠着攀援万喜而得到提拔,朝野上下苦不堪言。”

 “万贵妃父亲万贵死后得到朱见深厚葬,万氏兄弟也都先后升官。”

 “成化二十三年,万贞儿暴毙。”

 “朱见深伤心过度,七天没有上朝,辍朝七日是明朝开国以来为妃子辍朝最长的时间。”

 “此外万贞儿既非皇后,也非皇太子生母,却赠六字谥号,这也是明开国以来首次赠妃嫔六字谥。”

 “几个月后,明宪宗朱见深驾崩。”

 曹雪芹:万贞儿在史书中恶毒的形象是不真实的,而是为了丑化明宪宗故意贬低的。

 万贞儿最为后人诟病的事情,就是在自己的儿子夭折后。

 开始不断残害后宫其他受孕女子,逼迫其堕胎。

 史书说万贞儿这么做,一是为了固宠,二是为了让自己再次诞下皇长子。

 这件事情,不过是故意诬陷万贞儿而已。

 万贞儿迫害受孕宫妃这件事情,《明宪宗实录》里没有提到过一句。

 但清朝所编的《明史》中,却信誓旦旦地说万贞儿用卑劣手段堕胎无数。

 要知道,《明宪宗实录》是在大明弘治年间编修的。

 而弘治皇帝就是《明史》里那个在宫里吃百家饭长大,躲躲藏藏五六年才与明宪宗相认,甚至连自己母亲纪氏都被万贞儿逼死的明孝宗朱佑樘。

 如果情况属实,试想朱佑樘做了皇帝,在为父亲明宪宗编写实录的时候,会怎么描述万贞儿。

 而朱佑樘登基后,即弘治初年,御史请求削去万贵妃的谥号。

 孝宗朱佑樘表示这违反先帝的意思,拒绝了这个请求。

 试想如果万贵妃如此歹毒,残害皇帝子嗣,明宪宗一生又如何生下14个儿子。

 如果万贵妃如此歹毒,朱佑樘进宫后又如何能在万贵妃的照顾下平安长大,后来还当上了皇帝。

 在《明实录》中,见不到任何关于万贵妃毒害后妃的记载。

 《明实录》是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如果万贵妃真的如此恶毒,不可能没有丝毫记载。

 再说如果真是万贵妃害死朱祐樘的生母纪氏,那么朱祐樘也不可能为她隐瞒。

 还有明宪宗生母周太后,也就是明孝宗朱佑樘的祖母,一直活到了弘治十七年。

 而明代皇帝生母在内宫的地位,几乎是神圣不可撼动的。

 如果万贞儿真的在明宪宗的后宫里屡屡逼迫宫妃堕胎,周太后早就废掉万贞儿了。

 明代朝臣是什么都敢管的脾气,万历年间朝臣们管皇帝后宫的事情都管到什么程度了,甚至敢直接上疏批评皇帝房事过频的。

 连皇帝与后妃们的闺中秘事,朝臣们都打听得到,敢去指着皇帝鼻子教训。

 万贞儿逼妃子堕胎这么大的事情,成化年间的朝臣早就跳脚了。

 成化初年的时候,宪宗的生育率的确不高。

 一直到与朱佑樘相认后,宪宗才开始接连生儿育女。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很多人便拿此来佐证万贞儿残害皇嗣。

 其实,朱佑樘是在成化十一年的时候被立为太子的。

 成化十一年时,万贞儿已经46岁了。

 按照当时的医疗技术和万贞儿的年龄,已经再难有怀孕的可能。

 宪宗立朱佑樘为太子,说明了皇帝已经默认了万贞儿无子的事实。

 因为按照宪宗的设想,在王皇后无子的情况下。

 万贞儿生下一个儿子,母凭子贵。

 再加上本就是皇贵妃的身份,便能直接冲击皇后大位。

 那么万贞儿的这个儿子,就成为嫡子,就拥有了继承权。

 当这个设想已经无法实现,宪宗原先留在万贞儿身上的精力,便会开始分散到其他妃嫔身上,也就导致了后来皇帝子嗣喷涌式出生。

 除此之外,英宗废除了明代的殉葬制度,这个制度主要就是针对那些没有生育子女的妃嫔们。

 封建王朝的君主,生孩子其实是一门政治任务。

 子嗣昌盛,从某种意义上就代表了国运兴隆。

 所以明代的这一殉葬制度,可以变相理解为对后宫的一种激励政策。

 也就是要求妃嫔们要努力去亲近皇帝,努力让自己能够受孕,生下孩子,这样才能避免自己以后躲过被殉葬的命运。

 英宗把这一条给废了,也就免除了妃嫔们生孩子的压力。

 成化年间后宫的所有人,看到了宪宗与万贞儿的情深意浓,根本没法轻易进去插一杠子。

 再加上有吴皇后的前车之鉴,很多妃嫔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在亲近皇帝这件事情上是怠工的。

 在《明史》里,恶毒万贞儿在后宫打胎,这一切显然是在胡说八道。

 在朱祐樘出生之前,明宪宗朱见深有过一个儿子名叫朱祐极。

 朱祐极为贤妃柏氏所生,被立为皇太子,但不幸早夭。

 真实的情况是,万贞儿在得知朱佑樘出生之后,并没让太监去弄死朱祐樘。

 而是给朱祐樘母子送去贺礼的同时,并请择吉日,让纪氏入主永寿宫,与她万贞儿一个级别。

 当时的内阁首辅曾在奏疏写道,朱祐樘在一开始就被带入了昭德宫,交由万贞儿抚养。

 《明史》抹黑万贞儿意思就是为了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说白了就是清廷为了丑化明宪宗朱见深。

 在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时期,对外对蒙古、女真各部族重拳出击。

 尤其是在辽东对女真部落进行的血腥屠杀,打得努尔哈赤的先祖一点脾气都没有。

 如此一来,大清肯定不会对明宪宗朱见深有好话了。

 所以综上所述,万贞儿残害皇帝子嗣的事情是子虚乌有的,纯粹是清廷故意抹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