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来朝酷酷的橙子

第500章 大历十才子卢纶(第3页)

 卢纶一生的遗憾就是未能进士及第,但在他的儿子身上却实现了报复性的反弹。

 四个儿子全部中第,一家四进士,而且都在朝廷中枢机构工作,可谓进士专户,官宦豪门。

 “卢纶诗中所体现的奋发向上的将士精神,既鼓舞了边疆将士的事情,又给当时的诗坛带去了生气。”

 “这种突出的成就,是其他的诗人都不具备的。”

 “他晚期的诗,是卢纶一生创作中的一个高潮,诗歌的内容变得丰富起来。”

 “他的诗又引领唐诗进入了一个新的思想高度,这才是他为何能够在大历十大才子中夺得冠冕之位的重要原因。”

 “卢纶的成就之高,就在于他的边塞诗赋予了他光芒。”

 “中唐时期,如人所处的政治、社会、军事背景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一场安史之乱,引发了唐朝空前的政治危机,边疆少数民族政权,更是趁着此次机会入侵大唐。”

 “所以众多文人的边塞诗作品中,广泛弥漫着一股衰弱和悲凉之之气。”

 “这与盛唐时期的边塞诗风格天差地别,以前的唐王朝军事势力雄厚。”

 “那些弃武从文的诗人,诗文中所表达的自己想要建功立业的豪迈气魄,他们对于战争永远是一种乐观态度。”

 “鼎盛的国力,强大的军事,让他们有底气说出这样的豪言壮语。”

 “然而随着国事的衰败,人们开始对战争有了一种悲观厌弃之情。”

 “胜利对于当时的大唐而言,对于当时的从军者而言,是渺无希望的。”

 “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之中,从文人世界走出来的卢纶,他的边塞诗风格,又一次令整个大唐文坛感到惊讶。”

 “这充满雄健刚强力量的诗,在所有大历诗人的诗作中脱颖而出。”

 “犹如盛唐之句的诗,又一次引领了中唐边塞诗的风气。”

 “他所写的边塞诗,让人们看到了边关将士的英勇,边塞战场的艰苦,也透露出了自己作为男儿应当舍身报国的决心。”

 “军旅题材的诗歌,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于边塞环境的描写,壮美悲凉的边塞风光,才能够震撼人心。”

 “他笔下的边塞之景,是大漠雪山的苍凉,是白草黄云的萧瑟,更是血雨腥风的凶险。”

 “他诗中的边塞意象算不上新奇,但是这些寻常之景,却在他的笔下展示出了足以震颤人心的力量。”

 “这些壮美悲凉之景,并不是为了诉说战争之苦,而是卢纶想要通过景色来抒发自己心中的豪迈之情。”

 “在卢纶的边塞诗中,既能够读到边疆战士的英勇,也能够读出边塞降临的不易。”

 “尽管边塞诗中不乏豪情,但是卢纶也并没有回避战争所带来的残酷。”

 “有人功成名就,有人战死沙场,有人侥幸保命,有人晚景惨淡。”

 “这才是真正的战争,也是最值得世人回味和深思之处。”

 李清照:大历虽然接续天宝,中间却经历了安史之乱。

 故社会情形与人心思绪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诗歌风格也顿然迥异。

 大历时期的诗人气象再也没有李白杜甫等人的雄浑豪迈,开阔自信,更多的是惆怅感伤,心情落寞。

 繁华落尽,豪情消磨,国家衰败,个人自然也就难以雄强,生不逢时,徒留无奈与叹息。

 作为大历十大才子之冠冕,卢纶的诗当然也具有大历诗人的普遍风格特征。

 特别是他的一些送别羁旅之作,都深深带上了大历印记。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诗中忧叹于自己的飘零身世,国家的动荡时局,想起未来的相见无期,不禁悲从中来,难以自已。

 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

 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

 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

 诗中满是厌战,伤老,思归之情。

 诗风淡雅蕴藉,流畅自然,意味无穷。

 卢纶因为少孤,逢乱,落第,飘零。

 特别是经历了安史之乱前后不同的繁华与凄冷生活,难免慨叹世运,抒怀人生。

 他的情感抒发往往与时势之变相结合,与乱后景境相结合,显得真切自然,令人动容。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诗人感时伤乱,思家望归,眼中之景固然很是荒凉,心中之情亦十分哀伤。

 国家衰败的背景下,一个时代的沧桑感在卢纶的诗中展现得真切而充分,令人千载之下仍不免沉重叹息。

 卢纶的诗歌带有强烈的身世感时代感,所以情感哀伤忧愁,景物意境都连着心情。

 只有极少数的写景诗轻松闲适,没有伤愁。

 移舟试望家,漾漾似天涯。

 日暮满潭雪,白鸥和柳花。

 在这首诗中,透出的是自然景色之美,心无牵挂之闲,读来很是清新舒畅,一改其惯有之忧郁风格。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诗歌描写边塞将士的一次谨慎夜巡,人物生动,气势雄壮,一个英勇神武的将军形象跃然纸上。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月黑雁叫,大雪纷飞,敌将战败后仓皇逃跑,将军引弓舞刀,纵马追赶。

 一幅寂静的画面,透着紧张的氛围,显示胜利的豪迈,生死决斗的残酷中,不乏纵横驰骋的浪漫。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

 蓬鬓哀吟古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写一个战争中负伤的军人,返回家乡途中伤病发作,人穷身困的悲惨遭遇,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恨情绪和对将士们的深深同情。

 卢纶诗共遗留300多篇,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唱和抒怀之作多真实生动,感慨深长。

 边塞诗则格调雄浑,情绪慷慨。

 其诗无论是风格特征还是内容情感,都是盛唐到中唐的过度。

 因而有些诗如边塞诗有明显的盛唐气象,更多的诗则带有大历诗风的感伤情绪。

 总的来说,后人对他的诗歌评价还是很高的。

 卢纶虽有一身抱负,可惜生不逢时,空有一身才华,难以畅快施展,诗歌倒是有所成就。

 但也因遭遇乱世,诗风中不免落下时代创伤,终究难与盛唐诸贤并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