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界来朝酷酷的橙子

第592章 用兵筹谋伯颜(第2页)

 十一月,宋复州知州降元,伯颜约束诸将不得入城扰民,当月下旬,军至蔡店,伯颜往观汉口形势,见对方军在沿江一带严密布防,宋将夏贵领战舰万艘分据要害,江北渡口阳逻堡城防坚固,江面上也有宋游击军扼守中流。

 对此形势,伯颜先围攻汉阳,声言由汉口渡江,吸引夏贵移兵来援。

 是时,诸将要求从沙芜口渡江,夺取南岸的宋军战船。

 伯颜未允,命修攻具,进夺江北要隘阳逻堡。

 守堡宋军“戮力死战”,元军连攻三日不克,战事呈胶着状态。

 伯颜同其最信任的副手阿术密商,俩人不谋而合,决定趁阳逻堡鏖战之机。

 计议停当,伯颜遣阿里海牙督张弘范等攻武矶堡以吸引宋人的注意力,同时以阿术率晏彻儿等溯流西上四十里,对青山矶而泊,阿术一军趁雪夜飞渡天堑,抢占屏障南岸的沙洲,架起浮桥,伯颜接报大喜,急挥师攻克了阳逻堡。

 阿里海牙指挥的舟师也与宋将夏贵的水军大战江中,宋军大溃。

 是役,宋军数十万众,死伤几尽。

 更重要的是,江防的突破意味着南宋失去了一道天然屏障,沿江为之震动,使其后的数十座城池不战而落入元军之手。

 阳逻大捷之后,伯颜采纳了副手阿术的建策,决定先取附近的鄂、汉“以策万全”,巩固所得的战果,然后再向大江下游的蕲、黄等地发展。

 元军兵临鄂州,纵火烧毁了宋军的数千艘战船,一时火光冲天,鄂州、汉阳、德阳的南宋守官为元军的声威所吓倒,。

 伯颜安排了新附诸城的军民事务,就地充实了军饷,留右丞阿里海牙将兵四万镇守鄂州,以进一步规取荆湖未下之地,自己则与阿术率主力沿长江。

 从占领鄂州截至至元十二年二月,元军沿途一帆风顺,未遇任何抵抗,兵不血刃地进占长江下游的池州。

 沿江所过州郡黄州、蕲州、江州、南康、安庆等城相继迎降。

 为挽救覆亡命运,南宋朝廷派其丞相贾似道都督诸路军马十三万,战船二千五百艘横亘江中,摆出决战的架势在芜湖一带布防,企图阻止元军继续东进。

 贾似道先遣使致书于伯颜,重施故伎,愿约贡岁币以换取元军退师北还。

 伯颜断然拒绝了宋方的请求,并责贾似道前来面议。

 和谈未成,宋元两军在丁家洲一线遭遇,爆发激战。

 面对排山倒海的进攻,宋军在气势上已被压倒,主将夏贵先遁。

 元军在伯颜指挥下,乘胜追杀百五十里。

 “宋军溺死无算,水为之赤,其他如战船、军资器杖、图籍印符也尽为元军所获。”

 “此战同阳逻之战一样,重创了宋军主力,南宋由此基本上失去了还手的能力,同时也奠定了元灭宋的基础,为元军直下临安扫清了道路。”

 “丁家洲之役后,慑于元军声势,江东、淮西的南宋诸郡太平、无为、镇巢、和州、溧阳、镇江、江阴、宁国等地的守官非逃即降。”

 “元军除分兵向江西掠地外,主力则由伯颜统率,以董文炳为前锋长驱直下,顺利开进长江下游重镇建康。”

 “三月,国信使廉希贤南下传旨。”

 “伯颜受命以行中书省驻节建康,对部署作了一些调整,以原淮西行枢密院的阿塔海、董文炳驻守镇江,阿术则分兵北上攻扬州,为下一步行动预作准备。

 “是时,江东时疫流行,居民乏食。”

 “伯颜下令开仓赈饥,发医起病,安定了社会民心。”

 “但事实上元军还是放慢了进攻步骤,作战重点暂时移到其他地区。”

 “五月,伯颜北上述职,路过镇江时召集诸将计事;抵上都晋见世祖,说服他准许元军继续对临安实行进攻。”

 “八月,伯颜进阶为中书右丞相后,携招降宋室书南还,调淮东都元帅孛鲁欢部元军“溯淮而进”。”

 “九月,伯颜指挥淮东元军攻打淮安城,拔其南堡。”

 “十月,元军围扬州,伯颜召诸将“指授方略”,部署孛鲁欢等守湾头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