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开国诸王多绎(第3页)
“多铎随即承制将南京改为江南省,着手建立完善的官僚体系,上书请授江宁、安庆巡抚以下官三百七十三人,并向各重镇要道派驻八旗重兵,稳定江南秩序的同时,也为继续南下,扫荡各地的抗清武装和明朝残余势力,做好准备。”
“北征蒙古:顺治三年,漠北蒙古苏尼特部落的腾机思、腾机特等背盟,投靠奔喀尔喀部。”
“多尔衮钦点多铎出征,承泽郡王硕塞随征,多铎至腾机思等屯兵之处,率兵绕其后,扼据险隘。”
“获悉后,腾机思等立即逃跑,多铎派兵连夜追击,至第三日俘获腾机思等。”
“多铎率部乘胜追击,又击败喀尔喀土谢图汗两个儿子及硕雷第四子,后经过交涉,土谢图汗、车臣汗硕雷分别遣使者谢罪并称臣。”
“基于一方面进军山海关、肃清大顺政权、进军江南等一系列的作战中所立下的赫赫战功,另一方面则坚定支持多尔衮打击政敌,顺治四年,多铎迎来了政治、军事生涯中最高光时刻,晋封为辅政叔德豫亲王,地位仅次于摄政王多尔衮。”
“顺治六年,身处山西征讨的多尔衮得知多铎不幸感染天花,立即班师回朝,到居庸关时,多铎不幸而亡,享年36岁,后葬于建国门外大北窑,旧地名为苗家地。”
“顺治七年三月,顺治下令立辅政德豫亲王多铎碑,历数多铎功绩。”
“同年十二月,备受打击的多尔衮因行猎时坠马,伤重不治,顺治由此展开了清算多尔衮集团,受此牵连,多铎被降为郡王,康熙十年追谥为通,乾隆四十三年正月,恢复了豫亲王爵位且世袭罔替,配享太庙,入祀盛京贤王祠。”
苏轼:多铎劝多尔衮当皇帝,要么推举代善即位。
但多铎真实目的是想自己即位,还搬出努尔哈赤遗诏为自己夺位找出处。
但明显可看出,多尔衮与代善都不支持他,一个说肃亲王
豪格名列遗诏而未生效,一个以多尔衮谦让而转到皇太极儿子身上。
这段话显然暴露了多铎想当皇帝的野心,但却被自己亲哥哥阻拦了,因此从此他对多尔衮嫉恨在心,经常给他拆台。
按说,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乃同父同母的同胞兄弟,应该团结起来拧成一股合力,多尔衮对哥哥与弟弟照顾有加。
但多铎却是一位猪队友,经常给哥哥找麻烦,还总忙这给多尔衮拆台。
多尔衮从小出类拔萃,深得努尔哈赤喜爱。
多铎作为努尔哈赤最小的嫡子,也备受宠爱,8岁时就位列八大治国和硕贝勒。
老努去世前,还安排多铎掌管最强大的正黄旗,阿济格掌镶黄旗,多尔衮还不是旗主贝勒,可见他对这个最小的嫡子有多溺爱。
如此养成了多铎恃宠生骄、我行我素的性格,加之突然父母双亡而命运急转直下,变得更加率性而为,为他的人生悲剧埋下伏笔。
但当初他们年龄都不太大,足以被皇太极所控制与分化。
多尔衮与多铎都是皇太极时期军功累累的少壮派,拜相封王。
而阿济格因为皇太极继妃被太祖下令休弃,遭到皇太极打压。
皇太极将他削爵,又将旗主贝勒给了多尔衮以分化三兄弟。
天聪四年、六年,擅于权谋的皇太极又将多尔衮、多铎所主两旗改名为两白旗,让两兄弟对调,如此更加深多铎对多尔衮的不满。
其实究其根源,这是皇太极对阿巴亥所生三子的忌惮与不信任,因此不择手段地消除三人对帝位的觊觎,同时巩固了自己的皇权。
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摄政,成为了顺治的皇父摄政王,并对弟弟多铎照顾有加,让他成为领兵主帅,又恢复了他亲王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