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典韦(第3页)
“典韦死后,曹操任命他的儿子典满担任中郎。”
“曹操每次经过典韦的墓地,都会用猪、羊二牲来祭奠他。”
“曹操思念典韦,不久又提拔典满为司马,将他留在身边。”
“建安二十五年,魏文帝曹丕继位,任命典满担任都尉,赐爵关内侯。”
“正始四年,朝廷下诏,典韦及其他曹操时期的已故将校,配祭魏武帝曹操的庙庭。”
苏轼:典韦在投靠曹操后,被任命为陷阵,在征讨吕布时表现英勇,被拜为校尉,负责宿卫曹操。
在建安二年,张绣背叛曹操,典韦为了保护曹操的安全,率领十几个人与叛军展开激烈的战斗。
虽然典韦最终因寡不敌众而战死,但他的英勇事迹却让人铭记于史册。
典韦的武艺非常高强,被史学家潘眉评价为“雄武壮烈,不在张辽、许褚之下”。
他在战斗中不仅勇猛无比,还有着坚定的忠诚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他的形象不仅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在民间传说中也有很多关于他的故事。
典韦的忠诚和勇敢不仅仅是表现在他的战斗中,更体现在他对曹操的深厚感情上。
在建安十五年,曹操在宛城之战中大获全胜,大将吕布败走,其部将胡车儿和秦宜禄投降。
曹操得到他们后,将他们托付给了典韦统领。
典韦统领他们后,和他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并时常教导他们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忠勇的将士。
在典韦的教导下,这些原本的降将都变成了忠勇之士。而典韦本身的光辉形象也为人们所赞誉。
总之,典韦是一位杰出的东汉末年名将,他的忠诚、勇敢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人们永远铭记于历史之中。
他的勇猛形象和精神激励着后人为正义事业奋斗。典韦的事迹不仅仅是他个人的荣耀和成就,更是中国历史上英雄主义的典范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在历史上还有不少典韦的后代名人。
比如,他的七世孙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将领、龙骧将军、陈留郡公典签;
八世孙是唐朝时期的著名宰相、襄城郡公典午;九世孙是唐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尚书右丞、江州刺史典参;
曾孙是唐朝时期的著名宰相、侍中、江国公典韟;玄孙是唐朝时期的著名诗人、左司郎中、襄武县男典选。
这些后代名人的出现与典韦的英雄主义精神是分不开的。
典韦,本是陈留己吾人,膂力过人、威武雄壮,常常以侠义为己任。
他的老乡刘氏与睢阳人李永有深仇大恨,典韦气不忿当了一回大侠。
李永曾任富春长,在当地很有势力,平时安全保卫工作很到位。
典韦驾着车马,车上拉着鸡酒,在李永府门前假装等人。
李永一出门,典韦一跃而出掏出怀中匕首刺杀李永,接着一不做二不休,冲进李府杀了李永的妻子。
然后,典韦慢慢走出来,从车上取出刀戟,要步行离开。
那李永的家临近闹市,街上众人大惊失色,有数百人围追凶手典韦,可是没有一个人敢于靠近。
典韦从容不迫走了四五里,被李永的手下撵上,典韦与之大战,依然脱身而去。
此后,江湖上盛传典韦的威名,豪杰之士都对典韦钦佩不已。
从这件事儿上,可以看出典韦迥异常人,只是他做事莽撞,勇则勇已,智却不及。
典韦也就是生在乱世,也可能李永委实该死,他竟然没有因为杀人被官府捕杀。
后来,典韦辗转投到曹操帐下,英雄才算真正有了用武之地。
曹操见典韦忠诚谨重,让典韦做了自己的近身侍卫。
典韦作战勇猛,忠心护主,因军功由校尉迁为都尉,深受曹操的赏识。
曹操征讨荆州,来到宛城,张绣投降出城迎接。
曹操志得意满,很是高兴,就邀请张绣和他手下的将帅们一同大摆筵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