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山娃青年156集(第2页)
列车呼啸着冲进春夏之交的大兴安岭,车窗外,大地似刚从沉睡中苏醒。嫩绿的草甸子像绒毯般铺开,星星点点的野花肆意绽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微风拂过,它们摇曳生姿,似在与列车赛跑。
远处,山峦渐次披上绿装,墨绿、翠绿、浅绿交织,像是大自然用最细腻的笔触勾勒的画卷。原始的针叶林与阔叶林错落分布,高大挺拔的落叶松松树干直插云霄,新生的嫩叶小树苗,在阳光中闪烁着微光;阔叶树舒展着宽大的叶片,像是在热情地拥抱这暖煦的风。
秀兰靠在窗边,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窗外飞逝的景色,心里却像打翻了五味瓶。她既惦记独自在家忙碌的儿子,又对这趟未知之旅满心忐忑不安,心想到:“也不知道山娃吃饭了没,这一走,他会不会怪我……,老儿子小三宝长多高了?该上初中了吧?见面还认得我吗?一连串的猜想不断地索绕着她的心头。。。。。。”
陈金杰望着窗外,心里同样不平静,想着这次找姐夫赵明,若是把木材生意谈成,申购一、两车皮国拨材就好了,做木器家具成本会大大降低。如果购到樟松就更好了,樟松木吃钉好,不炸开列缝。可这一路折腾,万一找不到赵明咋办?他掏出了山娃给他的详细地址看了又看,小心翼翼的揣在了兜里,不由得紧咬下唇。
陆国化倒是像个领导模样,心怀城府、憨态可掬,脑袋一点一点的,毫不在意的充满了信心。不一会儿他就打起盹来,发出轻微的呼噜声。。。。。。
草原列,奔驰了三天两夜,列车不断的发出“哐当哐当”的车轮与铁轨之间的摩擦声,列车日夜不停地向前慢悠悠的爬行着,不时地发出刺耳“呜呜!”的鸣笛声,如同一道尖锐的闪电,划破了寂静的夜空,又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
每到一站,人群如潮水般涌进涌出,嘈杂混乱。他们拖着灌铅似的双腿下车、换乘,行李磕在身上,疼得人倒吸凉气,却没人喊停,列车喊了也停不下来。又熬过短途一夜的倒车换车,到了下午时分,库都尔林业局的站牌终于映入眼帘。
三人下车,脚踩实地,却觉得地面还都在晃悠。林业局里,松脂的清香沁人心脾,高大的储木场原木堆积如山。陈金杰上前拉住一位老师傅,脸上堆满笑,声音都带着几分讨好的口气,一脸焦急的打听问道:
“您好师傅!跟您打听个人,赵明,您认识不?”
老师傅眯着眼,思索良久,摇了摇头。旁边一个热心的年轻小伙笑了笑,插话说:
“赵明不太熟,不过‘赵马列’,我们倒是知道,在这里很出名啊!是不是他呀?我带你们去瞧瞧吧。”
陈金杰他们带着满心疑惑, 跟着小伙七拐八拐,在一间挂着“基建科”门牌的、办公室门口停下。只听见屋里传出赵明激昂的声音:
“同志们,这理论必须落地,毛主席教导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推开门,只见赵明中等身材,戴着副黑框眼镜,手里挥舞着一本《毛泽东选集》,正和同事争得面红耳赤,他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得很透,背的语句很熟。怪不得人称绰号“赵马列”呢!真是名不虚传。
“赵明!”秀兰试探着喊了一声,声音带着些颤抖。赵明转过头,瞬间呆住,眼镜差点滑落,待看清来人,眼眶一下子红了,情不自禁的脱口而出:
“哎呀呀!我的个天啊!你们咋来了呢?”
陈金杰咧嘴一笑,大大咧咧地走上前,眨着双眸,高兴而又激动的地说:
“姐夫,可算找到你了,一路好不辛苦和折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