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北宋炮灰公主42(第2页)

起码於尚还年少的太子而言,世界那麽大,这份温情并不足以叫她停留太久。

欣赏兰花,也不妨碍流连旁的新奇莳花不是。

对此,安宁只瞧了一眼,并没有多管闲事的打算。

渣?上辈子的睿儿更是不遑多让,彼时可有谁觉得不对吗?

时光飞逝,转眼又是几年过去。

近几年随着各地纺织业,手工业飞快发展,各项器械的利用,大街小巷上,四处可见女子奔波走动,甚至行商的身影。

朝堂上,甚至各大时报,一些杰出的官家女子也逐渐崭露头角。

经济繁荣,军队整肃,在安宁母女二人治理之下,一切好似都在往好的地方发展。

然而就在太子之子赵煊刚满十岁那年,也就是嘉佑三十七年。

一日,全国各地骤然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请愿,甚至罢工,起初由几位纺织女工开始,后则是由几位高官贵女将其彻底闹到了安宁这个官家跟前。

请愿内容其实很简单,请求陛下容许女子入学,参加各地衙门,农业局,纺织局等考试,甚至科举的权力。

然而看似简单的言论一出,众朝臣无不哗然。虽说这些年朝堂之上却有一些官家提拔的优秀贵女,但科举却不一样,在官家几乎废掉荫庇之际,这可是如今士人晋升的唯一渠道。

这份香甜的蛋糕,自个儿还不够分,又岂容他人再前来分一杯羹。

然而下一秒:

“父亲,您可要想想,以两位兄长的资质,怕是再考上数十年,於科举一道亦是无望。几位侄儿更是还小,届时父亲您一旦有什麽意外……”

“但女儿我就不一样了!无论一辈子不成婚,或是招赘,女儿愿意一辈子留在家中!就像曹大人那样!”

“父亲,您要想清楚,历来往上走难,然往下走可是再容易不过………”

同样的对话不时发生在众位大臣家中。

不多时,不少大臣反对的声音逐渐弱了下来,尤其是家中有女儿肉眼可见的有前途时。

对此,安宁并不意外。

这些年伴随着各地发展,印刷技术愈发成熟,民间有机会认字读书之人愈发多了起来,科举一道更是难上加难。

不说旁的,多一个人未免多一份希望。

至於如此一来,民间会不会竞争更大!

呵,越落後的地界儿思想只会越顽固,普通人家供养男子读书尚且不易,哪有闲心闲钱供养女子。

还有些顽固之人,如今的三司使韩铄更是直接甩出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