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 准备出巡(第2页)

 “两千岁此言差矣……” 

 襄王直接打断了于谦的话,拿着电报信道:“现在该怎么办你们拿个主意出来,现在皇上让我们做好迎接准备要亲自过来祭拜始皇帝,该如何安排如何准备按照什么规格也要尽快拿出一个章程。” 

 于谦轻轻摇头:“也只能按照最高的规格来才行,先让钦天监选个好日子赶紧安排吧,皇上过来恐怕也就是这月旬的事了。” 

 虽然周喻发过来的电报一句责怪两人的话都没有,简简单单的就是让他们做好准备要过来祭始皇帝,事情都没办好就来祭拜就只能说明周喻对他们现在的进度不满想要亲自过来看看情况了。 

 但就石门无法打开这件事于谦他们确实已经是非常努力的在想办法解决,只是目前来说还没有太大的进展,要是真能简简单单的依靠挖出一条路来就能解决问题周喻也不至于派那么多人过来。 

 天宫建造的时候就做了很多很多的防备,不说天星的神秘力量保护着天宫,要是乱来的话说不定还会让整个天宫崩塌最后闹得功亏一篑。 

 周喻要的是一个完好的天宫,于谦赵要襄王他们也都是知道的,所以哪怕是挖也只能小心翼翼的挖深怕动到什么机关。 

 而外围的复杂情况也远远超过想象导致进展也非常的缓慢,赵要对里面的情况知道一些但又不太多,更别说随着时间过去很多东西也难以回忆,这种情况下还不如什么都不知道。 

 现在周喻既然已经发信给于谦那自然就是定下要过来了。 

 这差不多一年的时间他在京城都已经把无线电和电机都给搓了出来,结果这边主要的事情没办好附加的建城倒是做得热火朝天,天宫的门没打开易小川也没找到,周喻决定干脆自己过来看看到底是怎么个事,也不能一直因为这边的事占用这么多的资源和人手,一直耽误着后面的各种事情。 

 不过这边的事情虽然没办好但是于谦和襄王在江南倒是把事情做得很漂亮,后续虽然在朝堂上引起了一些震荡,但些许震荡很快平复相比起收获而言付出的那点代价什么都不是。 

 这一年间周喻那边也发生了很多事,前后有身孕的李香凝和李惜月两人也安全的诞下了两个孩子,为此还让杭贵妃也都有了一些小小的不满。 

 因为李香凝生下来的是个公主,而李惜月的则是一个男孩。 

 周喻答应过李惜月不会强迫孩子留在宫中的关系,在杭贵妃看来这简直就是眼睁睁的看着皇室血脉流落在外,这种事情着实是有些难以接受。 

 不过好在其实也就一墙之隔的距离罢了,说是不进宫中但只能说懂的都懂了。 

 杭贵妃就是有点遗憾,觉得要是李香凝和李惜月两人生下来的孩子换一换那再好不过。 

 有周喻日日看着李香凝和李惜月两人的身体也恢复得很好,孩子的情况也很健康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况。 

 新的工坊和新的兵工厂也建成投入使用也标志着大明朝的技术发展再上一个台阶,因为搞出了那一套生产设备的关系工坊中不少相关的匠人也都被赐封成为了贵族,此事在内阁领头支持下也是没有任何波澜的通过。 

 新式枪械的量产速度受到材料限制并不算太多,就是靠日积月累以及逐步的技术改进来增加数量,但短期内不投入更多资源周喻不亲自领头去改善的话基本不会再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想要进一步那就不是现有的技术能够轻易做到的,也不是一个两个的技术突破能搞定的事,而是一次整体的技术变革后才能带来爆发性的变化。 

 安排人对船用火炮进行研究后,周喻也趁着很多高级的匠人空闲下来的时间直接手搓出了电报机和手摇发电机。 

 这个东西对于懂得原理和方法的人来说造出来并不难,依靠铜线,铅,针之类的东西就能成功打造出类似的东西,就更别说对于周喻这个将神书给彻底记下且本身就有着深厚学识的人来说了。 

 更何况周喻要搞点搞点什么东西就等于是有着整个朝廷的支持,花一百倍的资源最终只能完成一个成品都无所谓,别说是一百倍了哪怕是一千倍一万倍的资源最终只有一个成品也是值得的,现在制造出几个无线电报机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