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教大明香煎鳕鱼
第156章 宰辅之才(第3页)
“该制度,儿臣颇为认可。昨夜连夜写成奏疏,还请父皇御览!”
“是吗?拿给咱看看!”
朱元璋在上朝的时候,就看出朱标有心事,现在听朱标这么一说,来了兴致,想看看蓝斌这小家伙提出的什么内阁制度,为何能打动他儿子。
还让他儿子亲自写奏疏。
“请父皇御览!”
朱标从长袖中取出一份奏疏,递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接过奏疏,看到上面用白话文书写,知道是朱标体谅自己。为朱标细腻心思感动之余,仔细看起了奏疏。
奏疏因是用白话文书写,简单直白的讲什么是内阁制度,优点有那些,缺点又有那些,怎么限制内阁坐大,威胁皇权等等。
基本上、将蓝斌的内阁制度建议,写出来之余,还结合明初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优化。
比如朱元璋的内阁阁臣,五年任期到期后,荣养归乡,赏赐一定财物,挂上一个荣养性质的官职之外,还寄予奏事权。
可以将从地方上看到的事,写成奏疏,上呈到御前。
变相的让归乡阁臣,成为皇上在地方上的眼线等等。
朱元璋看完,有些不敢相信:“这真是蓝斌那小子的建议?”
朱元璋当了十来年的皇帝,又孜孜不倦的读书学习,早已不是那个吴下阿蒙朱重八,如何看不出奏疏上的内阁制度,既有开创性,又思考全面。
不但加强了皇权,将皇帝从繁重事务中解脱出来,又避免出现权臣,制衡皇权。
他哪怕喜欢蓝斌,也知道蓝斌身上有股子灵性,总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地方。也很难相信这内阁制度是蓝斌想出来。
“嗯,这内阁制正是表弟蓝斌的建议,儿臣。”朱标肯定道。
朱元璋看了朱标片刻,才砸吧砸吧嘴:“这小子脑袋瓜也不知怎么长得,竟能想出这么好的制度出来!”
“嗯,表弟虽年幼,却有宰辅之才!”朱标附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