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开工
大家都是成年人,深知承诺的分量,一口唾沫一颗钉,说一不二。首发免费看书搜:有书楼 这三天里,梁姐早出晚归,奔波忙碌,一心扑在购买挖窑子(盗墓)工具这件事上。我和鹏飞待在住处,时不时猜测着梁姐采购的进度,满心期待又忐忑不安,度日如年般地掰着指头数着日子。
出发的那天晚上,墨蓝色的夜空宛如一块巨大的绸缎,繁星闪烁,月光如水般倾洒,给世间万物都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银纱。我们三人鱼贯而出,走向那辆略显陈旧的金杯车。这辆车的车身蒙着一层淡淡的灰尘,在月光下泛着黯淡的光,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鹏飞熟练地坐进驾驶座,我和梁姐随后上车,车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机油味和皮革的气息。后面宽敞的载货空间里,满满当当地堆放着盗墓工具,铁锹、洛阳铲、绳索等物件相互交错,随着车身的晃动,发出沉闷的碰撞声,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冒险。
汽车缓缓启动,从市区出发,一路向西疾驰。城市的霓虹灯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可随着车轮滚滚,城市的喧嚣与繁华渐渐被抛在身后,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黑暗与寂静。窗外的景色如幻灯片般飞速掠过,公路两旁的树木像是一个个沉默的卫士,静静地伫立在夜色中,偶尔有几只夜鸟被汽车的轰鸣声惊起,扑腾着翅膀飞向远方。
大约行驶了六七十公里,差不多两个小时后,我们抵达了一个小县城。九十年代的小县城,透着一股古朴与陈旧。街道两旁的房屋大多低矮昏暗,斑驳的墙壁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沧桑。偶尔有几家小店铺还亮着昏黄的灯,灯光透过蒙着灰尘的窗户,洒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我们在县城找了一家小饭馆,饭馆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混杂着些许油烟味。食客们围坐在简陋的桌椅旁,低声交谈着,老板热情地迎上来,脸上堆满了朴实的笑容,招呼我们落座。我们简单点了几个菜,匆匆吃完,饭菜的味道虽谈不上美味,但在这奔波的旅途中,却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丝温暖和饱腹感。
吃完饭,我们不敢多做停留,趁着夜色继续朝着目的地——五朵山进发。越靠近五朵山,路况越发糟糕。到了镇上,原本就不宽阔的水泥路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坑洼不平、泥泞不堪的泥巴路。汽车在这样的道路上颠簸前行,像是一艘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挣扎的小船。我坐在车里,被颠得东倒西歪,身体不停地与座椅和车门碰撞,骨头都快散架了。车窗外的路况更是让我胆战心惊,有时候公路狭窄得仅容一辆车勉强通过,宽度不到两米,两边是低洼的树林或者湍急的小河,河水在月光下闪烁着粼粼波光,却透着一股危险的气息,稍有不慎,就可能车毁人亡。
一路上,我心中的疑惑愈发强烈。这偏远的山旮旯,梁姐为何如此熟悉?她坐在副驾驶,身姿笔首,目不转睛地盯着前方,眼神专注而坚定,嘴里不停地给鹏飞指路,那语气和神态仿佛对这里的每一条小路都了如指掌。我暗自揣测,她肯定之前来过这里,可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对这个神秘的地方如此了解呢?是偶然的发现,还是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个疑问像一团迷雾,萦绕在我的心头。
凌晨一点,整个世界仿佛都陷入了沉睡,万籁俱寂,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声打破这份宁静。我们在距离一座破寺庙一公里的树林里停了下来。这片树林茂密幽深,枝叶相互交错,编织成一张巨大的网,将月光分割成无数细碎的光斑,洒落在地面上。我们小心翼翼地将汽车开进树林深处,找了一个隐蔽的地方藏好,确保不会被路过的人轻易发现。停车时,鹏飞的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他长舒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一些。
“哎哟我去,幸好没下雨,不然这地方车子根本进不来。我说奇哥儿,后面你可要学开车,这一百多公里的破路开过来,我吃的饭都要吐完了。”鹏飞下了车,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抽出一根,熟练地点燃,猛吸一口,满脸疲惫地抱怨道。他的脸上写满了倦意,眼睛里布满血丝,黑眼圈浓重,整个人看起来憔悴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