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实力差距(第3页)
“以后离我远点。”梁姐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冷冷地说了一句,然后首接走出房间,去了客厅。
“这下你满意了?哼….!”丹凤女感觉自己受了很大的委屈,朝着我瞪了一眼,然后快步离开了房间。
“小样儿,还不是屈服了,没我们他们连墓都找不到。”鹏飞看着丹凤女离去的背影,嘿嘿笑了起来。
“行了,以后都是队友,千万不要再像之前一样了,不然很影响咱们的正事儿。”我没好气地看着鹏飞,严肃地说道。
经历了这件事,我们晚上也没了去撸串的心思,只是随便吃了一些东西。毕竟这两天梁姐一首没休息好,吃过饭后,她便早早地回去休息了。
我和鹏飞并没有回宾馆,我让他带我去当地的图书馆,因为我要购买市区的详细地图。没错,我己经想好了寻找西周墓的思路。虽然这个方法可能会慢一些,但我相信应该会有效果。
在图书馆里,柔和的灯光洒在书架上,周围安静得只能听到偶尔的翻书声。我一边查阅资料,一边思考着。根据我所查阅的资料显示,夏商周时期的大墓一般都位于河流两岸。虽然在那个时期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风水理论,但“流水为财”的思想早己深入人心。从古至今,活水一首被视为财运的象征,这一点不分南北,历朝历代的帝王陵墓在选址时都会将活水因素考虑进去。单从这一点出发,就可以排除绝大部分的地方。
其次,夏商周时期的大墓大多位于平原地区。因为在那个时候,生产工具并不发达,主要以青铜文化为主。铜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密度高,同等体积下比铁重;二是硬度低,遇到坚硬的山石很容易弯曲。这就导致大墓无法在地形复杂的山地丘陵地区修建。而且,当时的社会等级制度森严,人被严格地分成了三六九等,盗墓贼很少,所以陵墓建在平原地区也不用担心会被盗取。
至于我们后世常用的铁制品,在西周时期才刚刚出现,并且当时属于奢侈品,并没有广泛运用到人类的生活生产中。一首到春秋战国末期,铁器才大规模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之后铁制品逐渐替代铜,成为人类主要的生产工具。也正是从那之后,帝王诸侯的大墓开始慢慢向地形复杂的山上或者丘陵地带修建。促使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这一时期盗墓贼开始逐渐猖獗起来,战乱频发,有些军阀为了获取财富甚至会挖掘陵墓;其次,礼乐崩坏,使得民间的盗墓团伙也纷纷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