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兰若寺(第2页)
万事全脸上闪过一丝尴尬,神色扭捏,双手不自觉地搓着衣角,嗫嚅道:“张道长,这事吧…… 不太好办,我……”
张启没等他把话说完,抬手从怀中掏出一沓银票,抽出其中面额 1000 两的,“啪” 地一声拍到桌上,目光灼灼地盯着万事全,干脆利落地问道:“这些够了不?”
万事全的眼睛瞬间被桌上的银票吸引,瞳孔微微放大,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犹豫了仅仅一瞬,他接着迅速从怀里掏出一张度牒,双手递到张启面前,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张道长,您瞧,幸不辱命!”
张启伸手接过度牒,手指轻轻摩挲着牒身的纹理,大致扫了一眼。只见牒上以工整的小楷写着:“礼部为度牒事 据会到大明律 僧道不给度牒,私自簪剃者
,杖八十。若由家长,家长当罪,寺观住持及受业师私度者,与同罪,并还俗。
除钦遵外,今填给牒,付道士张永馨,收执。收执凭照,须至出给者。右,给付道士张启,收执,准此。嘉靖二十二年九月,
旁边还盖着道观的朱红色大印,在日光下泛着庄重的色泽。
张启仔仔细细端详过度牒,确认信息无误、印章规整后,满意地点点头,随手将其收入怀中。
而后,他朝万事全挥了挥手,吩咐道:“去,帮我寻一份详尽些的本地地图来,越快越好。”
万事全忙不迭点头,弓着身子倒退几步,才转身快步离去。
张启瞧着万事全离开的背影,伸了个懒腰,腹中传来一阵饥饿感。
他走到房门口,拉开门对守在走廊的伙计高声说道:“给我上一桌你们店里的招牌菜,送到房间来。”
说没多会儿,伙计们鱼贯而入,将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摆满了桌子。热气腾腾的饭菜香气瞬间弥漫整个房间。
他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在心里盘算着,等拿到地图,接下来该如何规划行程。
午后,日光正好,张启收拾妥当,大步迈出城门。城门外,一头灰扑扑的毛驴正拴在木桩上,百无聊赖地甩着尾巴。这毛驴是张启一早购置的,只因他尚未掌握骑马的本领,便寻思着先靠这温顺的毛驴代步。
张启走到毛驴身旁,轻轻抚摸着它的脖颈,而后手脚麻利地翻身上驴。他背上背着一把刚在城里花 100 两银子买下的宝剑,剑鞘漆黑,泛着幽光,剑柄处缠着红色丝线,在日光下格外惹眼。
张启觉得,自己既然怀揣着仗剑走天涯的壮志,没把称手的宝剑可不行,这剑虽说价格不算昂贵,却也透着股子英气。
坐稳后,张启轻扯缰绳,毛驴慢悠悠地迈开步子,向着城外的荒野走去。一路上,微风拂面,带着泥土与青草的芬芳。
“我有一头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张启悠然自得地哼着前世的小曲,脑海里幻想着多得功德点抓紧升至筑基期。
没费多少时间,张启便抵达了店小二口中神秘莫测的黑风林。抬眼望去,这片森林透着股说不出的诡异劲儿。树木高大粗壮,枝叶相互交织,使得林中光线昏暗。
张启稳了稳心神,骑着毛驴小心翼翼地踏入树林。林中有一条小路应该是很久没有人走过了,西周的杂草树木都长到中间来了。
张启不得不微微侧身,握紧缰绳,控制着毛驴缓慢前行,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那些尖锐的枝桠划破衣物,或是被纠缠的藤蔓绊倒,越往里走,林间愈发寂静,
没走出多远,林中就产生了瘴气,萦绕在西周,模糊了视线。张启眯着眼,努力辨别着方向,只觉眼前景象影影绰绰。
随着不断深入,瘴气愈发浓烈,如汹涌的潮水将他包围。张启皱起眉头,满心疑惑,按理说这里有灵异的话,系统早该有所提示。可此刻,脑海中却一片寂静,毫无动静。
张启勒住缰绳,停下脚步,陷入沉思。望着眼前伸手不见五指的瘴气,他心中权衡利弊。犹豫再三。张启咬咬牙,便骑着毛驴向外走去。
行至官道,张启轻抖缰绳,催促着毛驴加快脚步,朝着南郭镇的方向奔去。此前,店小二对他提及,这南郭镇毗着邻兰若寺与黑山。
一路上,官道平坦宽阔,两旁绿树成荫,偶尔有几户人家散落在道旁,烟囱里升腾起袅袅炊烟。张启心情畅快,哼着小曲,时不时抚摸一下毛驴的脖颈,惹得毛驴欢快地甩动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