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城战(第2页)

 只是一次短促的攻城战,严氏的六百精锐就折损了六分之一,若非守军数量不多,当真是要伤筋动骨了。

 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大规模厮杀场景,也让他的心理和身体上感到有些不适,胸口发闷,呼吸略微急促。但是内心的兴奋又像是在他体内注入了一股特别的力量,令他快速适应着周围的环境。

 范偃说完伤亡情况后,又开始述说起下一步的安排:“攻城的两曲士卒将做短暂修整,不参与钱公垒的后续作战,若是运城派出援兵,这两曲士卒会被派去驻守吊桥。”

 严毅点了点头,表示同意这个方案,出发之前,他曾召集众将商议了三种方案,首选方案便是引诱运城派出援军,在吊桥南岸进行拦截和伏击,如果能够将其歼灭,就继续攻伐运城,如果无法破敌,就退回钱公垒拒守,通知严舆前来增援。

 但是这个方案的实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在运城援军抵达前完全占领钱公垒,否则援军就能从钱公垒两侧绕到东门、西门或者北门入城。

 只要能在运城援军抵达前占领钱公垒,那么援军可选择的增援路线几乎就只剩下南门了,一是南门距离运城最近,二是在城寨已失的情况下,如果从其他三门发起进攻,很容易被敌军拦截退路,从身后发起偷袭。 当然,援军也可退回运城,不过对缺少骑兵的钱铜军来说,出城容易,回城可就没那么轻松了。

 眼下的关键,是迅速占领钱公垒。

 严毅眼底闪过一抹思索之色,走出门楼,来到城墙上。

 这里的视野很好,可以看到大半个钱公垒的情景。

 四百名骑卒正破开雨幕,风驰电掣般直奔北门而去,沿途的小股守军犹如以卵击石,顷刻间就被撞得粉碎。有的被箭射死,有的被战马撞飞,还有的被矛槊死,巨大的冲击力使得尸首挂在矛尖上倒飞数米才掉落到地。

 骑军所过之处,原本还有些人影的街道,就像是刚被犁过的荒田,变得空空荡荡。

 这一幕看得严毅大为震撼,难以想象当数千名骑兵一起冲锋时,又会是何等惊心动魄的一幅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