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危机(第2页)

 历史上的吴景被扬州刺史刘繇驱逐出曲阿后,由于在丹阳根基不稳,无奈只能放弃丹阳,退回长江之北的历阳,直到孙策渡江,方才跟随孙策再次攻伐丹阳、吴郡。

 而如今,吴景迈出了与历史上迥然不同的一步:将战略重心再次调整回丹阳。

 遍观整个丹阳郡,除了泾县祖郎外,其他贼寇皆非吴景敌手,可以想见,吴景在丹阳占据的地盘,极有可能会超出历史上他所控制的区域,而且更稳固。

 若是如此,即便刘繇日后驱逐吴景,吴景也可能不会退回历阳,将占据的地盘拱手相让,而是会在丹阳盘踞下来。

 吴景如果能在丹阳立足脚跟,孙策日后自然也就无需从横江津、当利口鏖战一番后再渡江了,他可以直接进驻丹阳,从丹阳开始征伐。

 届时孙策征伐吴郡的时间很可能会比历史上更早。

 这个可怕的推演结果令严毅惊出一身冷汗,他万万没料到,自己这个蝴蝶翅膀就这么轻轻一扇,居然这么快就开始对历史进程造成影响了。

 更让他无语的是,永平位于乌程西北,距离乌程仅有两百里,沿途只是一些贼寇据守,吴景若是将这里做为新的主攻方向,也许还没等到孙策渡江,吴景就已经推进至乌程了。

 在这条进军路线上,许贡的辖地就不再是严氏和吴景的缓冲带,反而严氏将成为许贡军的挡箭牌。 严毅想到此处,脸色便不禁有些难看起来,攻占运城后,虽然他的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距离危险似乎也更近了。

 然而运城又是必须先攻伐的,在这一点上他从不后悔。

 实力才是王道,自身没有实力,早晚都是死。

 只是现在,在扩军一途上,他必须再次提速了,之前的计划已经跟不上局势的变化。

 对吴景有可能偏离历史的后续进军,虽然只是推测,但凡事按最坏结果来做安排,方能有备无患。

 相比他的忧虑,范偃等人在听到吴景调整部署后,脸上的神情顿时就放松了下来,他们不像严毅那般知晓历史的发展脉络,看待局势变化的眼光和角度自然也就不同,对局势的后续发展缺乏警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