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盛宪之兄(第2页)

 说完,他站起身来,朝盛慎作了一揖,然后将陶碗里的酒缓缓倒在地上。

 盛慎感慨道:“素闻少君乃仁德之君,今日得见,果如其名,令人钦佩。”

 严毅坐回席间,和盛慎东拉西扯地说了一会话,渐渐弄清了他的来意。

 此人原来是担心他麾下的士卒祸害乡民,这才主动过来拜访。

 严毅尚是首次见到如此称职的乡三老,心中不禁对他生出几分敬意。

 难怪云巢乡的百姓在贼寇环伺的情况下,仍能安居乐业。

 有这么一个既有名望又懂人情世故的务实之人担任乡三老,实乃云巢乡民之幸。

 说话间,帐外忽然响起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接着帐帘掀开,一名在帐外值守的亲卫呈上一封军报。

 严毅揭去封泥,展开简牍细细一看,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简牍中说的是朱治尽夺钱塘兵权及大肆扩军之事。

 盛慎察言观色,便欲告辞离去。

 他已经得到了严毅不扰民的承诺,此行目的算是大功告成。

 严毅正欲将他送走,忽然心中一动,面露忧虑之色,重重叹了口气。

 盛慎下意识地问道:“少君何故叹气?” 严毅忧心忡忡地道:“我刚收到消息,钱塘朱治即将亲率大军攻伐仁城,届时混战之下,局势再非我一人所能掌控,此间百姓恐会遭受一场大难。”

 他脸上的忧虑倒非全是装出来的,朱治摆出的这副架势着实有些超出了他的预估。

 在判断朱治是否出兵以及出兵多少的问题上,严毅多少有些参考了朱治的历史轨迹。

 历史上的朱治在孙策渡江前一直表现得很安静,直到孙策平定刘繇后,方才开始用兵。

 因此严毅认为朱治不会为了一个仁城付出太大代价,只要自己摆出破釜沉舟的架势,就能将其吓退。

 但是现在从搜集到的诸多情报来看,朱治恐怕是要和他玩命了。

 短短几天时间,这厮麾下部曲居然扩张到了七八千人!

 严毅意识到不能再根据历史推断朱治的行为了,事情已经超出了他的预估和掌控,这场战争的规模和波及范围可能会迅速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