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声东走西(第2页)

 原因很简单,徐盛部主力居然从他眼皮子底下溜走了,不知去向!

 朱治心中满是憋闷,仿佛吞了一只苍蝇般难受,他刀都磨好了,正准备杀猪,却发现猪突然跑了。

 如果朱亥此时在他身旁,他定要将其骂个狗血淋头不可。

 那么,被朱亥部牵制和监视的徐盛部究竟去哪里了呢?

 事情还得从凌晨丑时说起。

 话说徐盛从噩梦中惊醒后,便再无睡意。心神不宁之下,一边研究舆图,一边将白天的战事回想了一遍。

 他是一个对危险有着敏锐洞察力,并且在困境中有急智的人。正是依靠这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历史上的他才能多次在困境中逆风翻盘,以及提前设置疑城惊走曹丕。

 徐盛首先将一件事判定为大概率事件,那便是朱治军主力的战略意图,并非是从狮山增援仁城。

 这是很明显的事,敌军主力若是从狮山行军,即使脚程再慢,昨天也应该出现了。

 既然敌军主力没有如预期那般出现,那么他就有必要做出适当调整了。

 狮山目前仅有朱亥残部千余人,对这支部曲,根本没有阻截的必要,己部留在狮山,完全是大材小用。 而且朱亥部牵制和监视他的迹象十分明显,严舆部和范偃部也没有按照原定计划赶来汇合。

 徐盛乃是深知兵法之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他还察觉不到危险,那他就不是徐盛了。

 于是他在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将巡夜值守的士卒全部换成骑卒,并且扩大了巡守范围,然后让陈敢和韩杨率领所有步卒,趁着夜色遮掩,悄然撤入了狮山。

 是的,徐盛并不担心骑军会有危险,因为凭借强大的机动能力,骑军只要不被围死,就能在任何情况下从容撤走。

 他担心的是麾下的步卒,特别是那些行军速度极其缓慢的重装步卒。

 重装步卒一旦被敌军优势兵力咬住,在得不到及时支援的情况下,几乎必死无疑。

 徐盛很清楚严毅为了打造这支重装步卒,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支精锐出事。

 而他给这些步卒安排的新驻地,也并非狮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