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瓷易(第2页)

 永安窑则是永安境内四十七座窑场的统称,烧制的瓷器以黑瓷和青瓷为主。

 黑瓷简洁、质朴,多用于日常生活。青瓷温润、典雅,既用于日常生活,也用于礼仪、装饰等场合,价值更昂贵。

 而在经营模式上,此时的窑场和盐场一样,也是官窑民窑并存。

 官窑规模小,产量有限,但是所产瓷器以精品居多。民窑规模大,产量高,只是精品率相对较低。

 不过,无论官窑还是民窑,韩佑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一言便可决定所有窑场瓷器的销售去向。

 对韩佑来说,大半年的窑场产量固然重要,但是和永安的大局相比,就不算什么了,而且严毅也是钱购买,不是索取,他仍有利润可赚,只是赚得少一些。 他略微思索,便同意下来,只是觉得严毅提出的黑瓷购买量过于庞大,即便他将永安府库里的黑瓷库存拿出来平衡市场,市价仍会遭受一定冲击。

 不过韩佑深知,盛慎不喜商贾之事。

 儒家之学,崇尚仁义,重视礼乐,其议论多集中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而鲜及商贾货殖之事。

 孔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儒家以义为贵,以利为轻,故其言多涉道德教化,而少言货殖之利。

 韩佑不愿在盛慎心中留下一个市侩的形象,更不会为了区区商贾之事去和盛慎多作讨论。

 他很快便将瓷器之事抛诸脑后,恭声道:“尊公,如今弟子既已与严氏关系缓和,吴景不日即至,弟子是否应当在对抗吴景之事上,与严氏达成一些合作?”

 盛慎白须颤抖,仿佛每一根都在诉说着怒意,沉声道:“吴景暴虐无道,大军过处,室庐焚毁,烟火断绝,道路积尸,鸡犬不存,生民百遗一。世间惨状,莫过于此,汝当与严氏合力击退此贼,不使其祸害吴郡。”

 韩佑暗暗苦笑,吴景如今已经占据大半个丹阳郡,听说袁术近日似乎也打算增兵丹阳,进一步扩大战果,其军势岂是他能抵挡的,便是加上严氏,也不够看。己军能够保住城池不失,恐怕就是最好的结果了,除非祖郎、王朗和许贡愿意主动参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