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王朗(第2页)

 没一个能打的!

 众人在听事堂坐定,商议片刻,许靖便隐晦地提出了反对:“府君,礼者,所以定社稷、序民人也。义者,所以正人心、明是非也。钱塘乃是吴郡治下,我军若是出兵,便是侵犯他郡,违礼悖义,非君子之所为。”

 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善品评人物,历史上的他曾先后投奔孔伷、陈祎、许贡、王朗、刘璋、刘备等人,后来位列蜀汉三公。

 若用一句话形容此人,便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哪里有危险,他便提前躲开,极为惜身。

 而他的话,也正中王朗软肋,王朗素以礼义自持,顾忌的便是侵犯他郡四个字,担心此举有损自己清誉。 虞翻性情疏直,闻言毫不客气地道:“钱塘划归吴郡,不过区区五十载,此前三百年皆属会稽,何来侵犯他郡一说?今天赐良机,时运所钟,府君当取之。钱塘距离永兴仅三十五里,距离山阴也只不过一百一十里,若是落入严毅之手,以此子热衷兵戈之心性,从此我郡无宁日矣。”

 虞翻的话让王朗既警醒又心动,会稽有三万五千军,此时的钱塘对他而言,岂止是天赐良机,简直是送到嘴边的肥肉,张张嘴就能吞下。

 但王朗不想将出兵的黑锅背在自己身上,轻抚长须,沉吟道:“大明,此事你以为,该当如何?”

 大明乃是周昕表字。年初,周昕将丹阳拱手让给吴景后,便逃至会稽,投奔王朗,朗爱其才略,敬其德行,很是器重。

 周昕经历丹阳一事后,常自省自责,思及丹阳百姓之苦,每夜辗转反侧,心如刀绞,懊悔不已。如今寄人篱下,心灰意冷,已变得沉默寡言,闻言道:“府君英明昭然,在座诸君皆才俊之士,必知所当为。昕不敢妄言,唯府君之命是从。”

 王朗不得计,又将目光转向商升:“商君以为如何?”

 商升曾任侯官长,现居长史一职,历史上曾率军大败孙策麾下都尉韩晏,行事果断,颇有勇略,当即肃然道:“严毅野心勃勃,其志不在小。若纵之,必为后患。今观其行,恰似乳虎,一旦长成,必将噬人。府君不可养虎为患,当早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