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救之不成则杀(第2页)

 孙贲对吴景的态度极为赞同,眼下只有放弃朱治,才符合孙氏的利益。一场精心策划的战争,绝不可能因为某个人的生死而停下来。

 朱治虽败,但是王朗在短期内代替了他的角色,形势对己军依然十分有利。

 孙贲轻咳一声,将众将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他与吴景一样,不敢明目张胆地表露出放弃朱治的想法,只是隐晦地说道:“我军既至故鄣,不妨先将故鄣攻下,此举应当不会触及严毅底线。同时立刻派出使者,与严毅商谈营救朱都尉之事。”

 徐琨与黄盖闻言,互视一眼,相继表态赞同,其余诸将自然没什么意见,纷纷出言附和。

 军议结束后,吴景只将孙贲单独留下,意味深长地道:“伯阳,我老了,在军伍之事上,常有力不从心之感,今后要靠你来辅佐伯符了。”

 孙贲眼皮一跳,连忙道:“阿舅正当壮年,岂可言老,侄儿才疏学浅,尚需时时聆听阿舅教诲。”

 吴景微微一叹,话锋一转道:“攻取故鄣后,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做?”

 孙贲顿感头疼,攻克故鄣后,就要直面朱治的问题了,他俯下身子,朝吴景施了一礼,恭声道:“侄儿愚钝,恳请阿舅训示。” 吴景额头上暴起一根青筋,无奈道:“此间无人,你我何不将心中所想书于纸上?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切不可外泄。”

 孙贲微微颔首,两人遂取纸笔,各自挥毫于楮纸之上。

 写完后,相互望去,只见吴景所书为‘救之不成,则杀’,孙贲写的是‘若救无果,可杀’。

 两人互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无奈和凝重。

 孙贲很快取来燧石,生出一股火苗,将两张楮纸点燃.

 两个时辰后,远在三百里外的会稽山阴县,夜幕深沉,笼罩大地。

 山阴官寺前院的听事堂内,却是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堂屋四角的铜灯架上,点着数十盏油灯,灯芯处的火苗跳跃不息,散发出的火光映照在周昕与商升布满不安与羞愧的脸庞上,四周一片寂静。

 噗通!

 周昕忽然跪伏于地,打破了堂内压抑的气氛,朝上首的王朗抱拳请罪:“属下无能,致使前军折损大半,挫动全军锐气,请府君责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