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拜师娶妻(第2页)

 齐国为了吞并衡山国,便精心策划了一场‘贸易战’。先是集中资财,大量收购衡山国出产的武器,导致衡山百姓纷纷放弃耕种,以冶炼、制造武器为业。国内所需的粮食,则从其他国家购买,毕竟手里不缺钱,主打的就是豪横。

 如此过了两三年,衡山国的百姓越来越富,但是已经没有人愿意再去耕种了。于是齐国又开始高价从诸国购买粮食,导致粮价大涨。即便是衡山国百姓将贩卖武器赚来的钱,全都用来买粮,依然不够果腹。国内饿死者无数,很快就开始发生动乱。

 于是齐国趁此良机,联合鲁国,发动灭国之战,迅速将颇为强大的衡山国一战覆灭,瓜分殆尽。

 这件事在历史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在这之后,各国纷纷意识到,只有农业稳定,国家才能稳定。商业固然能够带来巨大的财富,但也很容易引发动乱,损伤国本,以致亡国。于是越来越重视耕种,渐渐形成了重农抑商的国策。

 所以,重农抑商绝非只是愚民这么简单。 严毅自然知道这件事,也清楚这里面的问题。后世之所以商业发达,乃是因为粮食产量已经达到了可以轻松养活所有人的程度。而眼下这个时代,粮食产能极低,再加上战争、疫病、灾害等因素,一旦耕种的人稍为减少,立刻就会导致粮价大幅上涨,而买不起粮的那部分人,就会成为动乱的根源。

 他不愿意在这个问题上和周昕过多讨论,只是简单地解释了一句:“重要的手工业和商业,不会对民间开放,乃是官营。耕种自然是最重要的,此乃根本,不会动摇和改变。”

 周昕松了口气,露出笑容,又针对其他政令与严毅讨论起来。

 严毅耐着性子,陪他聊到深夜。

 此番为了招揽周昕,他谈到了一些平日里很少和人提及的话题,若是此人不受招揽,也只有忍痛将他杀了。

 周昕则是越聊越心惊,他发现严毅对历朝历代的政治得失和兴亡有着极其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对当下的时政利弊也知之甚深。仿佛一道深不见底的深渊,越是深入探究,越是感到其深不可测。心中不禁升起荧光与皓月之感,对其乃制定政令之人再无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