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议和(第2页)
许靖心情本就不好,又被安排在塾房等候,心里早已憋了一肚子火,气得在塾房来回走动,低声咒骂。直到被请入客堂,脸色才缓和下来。
半个时辰后,严毅亲自来到官寺前院的听事堂。
许靖等五名会稽使节已在堂内等候,看见严毅亲至,连忙起身拜见。
严毅亲自出面,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原因无他,身边缺乏可用之人。
全柔利益心太重,不适合处理此事。周昕本是适合的人选,但他此刻不方便露面,也只能严毅亲自上阵了。
许靖脸上的一丝愠怒瞬间消失不见,端庄矜持之中,隐含一丝谄媚。
严毅如今威震江东,声名赫赫。已经是接近吴景、王朗、许贡这一层级的实权人物了,再加上新败朱治、王朗,给许靖带来很大的压力。
“许君,可识刘玄德乎?”
严毅在堂屋上首坐下,望着这位历史上的蜀汉司徒,颇有些恶趣味地问了一句。 许靖被问得一脸懵,搜肠刮肚一番,才想起这位刘玄德的来历,如今正在公孙瓒麾下效力。
他有些摸不清严毅的路数,小心翼翼地道:“略有耳闻。”
严毅平日里颇为关注徐州局势,只因徐州一旦生乱,袁术便会入瓮,再无暇窥视江东。到那时,便是他趁势席卷江东的最佳时机。
而刘备如今正协助陶谦抵御曹操,徐州乱战的开启之日,已近在咫尺。
届时,一场腥风血雨将席卷徐、扬二州。
对未来局势有着预知的严毅,已经在紧锣密鼓地为这场浩劫做准备了。而此时的王朗,便是他积攒实力的其中一只肥羊。
一场围绕兵戈、疆域、俘虏的激烈讨论随即展开。
两个时辰后,这场讨论渐临尾声。
对于罢兵停战之事,严、王两家均无异议。
王朗军伤亡一万五千人,几乎占到全军总数的一半,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却劳而无获。此事在会稽全境引发轩然大波,使得王郎苦心经营一年的形象和声望付诸东流。埋怨、反对声此起彼伏。
王朗心力交瘁,早已后悔出兵钱塘。如今他唯一的心愿,便是尽快与严毅罢兵议和,以结束这场令他名声大损的战争,安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