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逃离
周昂接到兄长的密信后,便召集族人,以家族祭祀的名义,前往山阴城东十里的殴海亭。首发免费看书搜:86看书
周昂字义休,今年三十三岁。身高八尺有余,体型硕长魁伟,一双浓眉下目色凌厉,颌下短髯如戟,更添几分沙场戾气。
常年戎马生涯使得他肤色黝黑粗糙,额角一道箭疤斜划至眉梢,却是昔日阳城之战时留下的伤痕。
严毅对周昂的生平事迹不甚了解,以为只是招揽周昕的附送。但实际上,周昂的领兵才能远在周昕之上。
若非早早退出三国舞台,且不在主流阵营,周昂的领兵才能和名声绝对能在江东占据一席之地,此人乃是与徐盛同一层级的人物。
周昂最具代表性的战役,便是阳城之战。
此战乃是袁绍、袁术兄弟之间的一场争斗,发生在四年前。
当时,袁术命孙坚领兵攻占豫州阳城,直接触犯到了袁绍在河北之地的利益,于是袁绍以周昂为主将,领兵攻伐阳城。
周昂率军抵达阳城不久,便击退孙坚,将阳城纳入袁绍的势力范围。
袁术闻讯大怒,遂联合公孙瓒,命孙坚与公孙瓒族弟公孙越领兵,再度攻伐阳城。
然而,孙坚与公孙越非但未能夺回阳城,就连公孙越本人,也被周昂麾下部曲乱箭射死。
此战发生在曹、刘、孙三家崛起之前,因此在后世名声不显,但在当时,却是名震豫、冀二州的一战。
而公孙越之死,也间接促成公孙瓒亲自领兵攻伐袁绍,即是演义小说中也非常有名的界桥之战。
只是阳城之战最终以袁术的胜利而告终,这一结果也使得周昂在阳城之战前期的光芒被大为削弱。
话说会稽山阴,周昂带领族人抵达殴海亭后,便开始郑重其事的祭祖。
古人视死如生,祭祖盛行。商周之际,以庙祭为主。但到了春秋战国,庙祭已经逐渐转为墓祭,渐成风俗,并且一直流传到后世。
在华夏大地上,祭祖是一件十分庄重的事,没有人会拿祭祖来开玩笑。因此周氏全族前往殴海祭祖,虽然引来了一些人的关注,但尚未引起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