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光武之志

 第200章 光武之志

 夕阳西下,霞光一寸寸地从城头褪去。

 孙策走下城墙,到府邸换了一件深色的袴褶,匆匆吃了几口饭菜,便前往城西军营,亲自巡营。

 进了营门,从营房经过时,看见一些士卒蹲在地上吃饭,陶碗中的谷米甚少,顿时勃然大怒。

 “仓曹掾何在?速去唤来!”

 众随从见孙策发怒,不敢怠慢,连忙四处寻找仓曹掾薄继。

 少顷,薄继带着两名属吏疾步走来,忐忑不安地在孙策身前站定,作了一揖:“永平仓曹掾薄继,拜见殄寇将军。”

 孙策拔出佩剑,剑尖指向一只陶碗,虎目怒瞪薄继:“我军昼夜兼程赶来,为保尔等城池安危,尔等竟以这两三升劣米糊弄我军将士,莫不是有人中饱私囊!”

 薄继惊得后退一步,哭丧着脸道:“将军息怒,下官纵有十个胆子,也不敢克扣将士口粮啊。实在是本县府库存粮,大半已发往故鄣,如今仓廪所余不足八千石,而后继粮秣又迟迟未至。下官万般无奈,才不得不减少士卒口粮。”

 孙策闻言大惊,脸上怒色渐渐消去,将剑收回鞘内。

 八千石存粮,满打满算也只够一万二千大军十多日所需,若是督粮官不及时将粮送来,全军岂不是要断粮?

 韩当、陈武闻讯赶来,听到粮秣将尽,也是大惊失色。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如今只有区区几千石粮秣,如何与严毅军交战?

 孙策两道剑眉拧在一起,冷峻的面容仿佛被渐沉的暮光镀上了一层青灰色的寒芒,身旁众人下意识放慢了呼吸。

 “子烈,你率领两千军,去附近几县取粮。”

 “义公,你马上前往寿春,请君侯尽快给我军补充粮秣。”

 孙策吩咐完毕,锐利的目光再次转向薄继:“此间百姓过得如何?可有米粮果腹?”

 薄继微微一怔,没有想到孙策会问出这样的问题,回过神来后,心中顿时开始犯难。

 永平百姓的日子过得很苦,可以用十室七空、饥殍遍野来形容,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吴景,眼前这位年轻统帅的舅父。

 薄继猜不透孙策的心思,斟酌着言辞回道:“禀将军,本县今年受战火波及,百姓逃亡者甚多,如今县中人丁,只剩下两三成了。”

 孙策面容阴晴不定,眉宇间浮现出一抹怒意,却没有发作出来,只是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即刻从府库中取出一千石粮食,分发城中百姓。”

 这就是孙策与吴景之间最大的区别了。

 吴景目光短浅,往往只看到眼前利益。孙策心中包藏的,却非一城一地,而是整个江东。兵事上,他军纪严明,赏罚分明,得士卒拥戴。民事上,他禁止士卒劫掠百姓,招抚流民,恢复生产,有的时候还会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很擅长收拢民心。

 “取粮分发百姓?”薄继几乎以为自己听错,惊得张大了嘴:“可是军中口粮.”

 孙策眼中闪过一丝不耐,右手再次按上剑柄:“我自有计议,你只需照做便是!”

 薄继心中苦笑,你手都摸到剑柄了,我敢不照做么?

 一千石粮食很快分发出去,犹如一颗扔进大海的石子,没有引起任何波澜。

 吴景给孙策挖的坑,实在是太大了,可谓深不见底。区区一千石粮食,根本无济于事。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精力充沛的孙策便随口叫上两名亲卫,三人三骑,向城外驰去。

 出了城后,他时而疾行,时而缓行,多在山地险要之处行走,认真观察附近地势。

 和严毅一样,孙策也是打算先构筑防线,等粮秣运到,再寻找战机。并且他的攻伐目标不单是局限于严毅一人,而是哪里有机会,他便攻哪里,意图先占据一块地盘。

 没有地盘,部曲就是无根之木,早晚必亡。

 孙策很清楚自己的劣势,他来江东,不是来替吴景复仇的,是来开拓基业的,机会只有一次,他输不起。

 三骑在山道间驭马缓行,经过灵岫山时,地势愈险,前方道路已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