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安能与仇雠同檐而处

 第205章 安能与仇雠同檐而处

 广德青阳亭,孙氏大营。

 以青阳亭部为中心,壁垒森严的营寨纵横三四里,将一处名为‘青螺坳’的小型盆地填得满满当当。

 营寨四周群山环绕,其中以青螺、牛头二山最为有名,两座山峰下各有一道天然隘口,构成营寨的东南屏障。而在营寨的西、北两个方向,焦村河与梅村河蜿蜒流过,形成环抱营寨的天然护城河。

 仅从营寨的布局和地理位置便能看出,构筑这座营寨的孙策,有着非凡的军事天赋和才能,在大战尚未开始前,几乎就已立于了不败之地。

 然而,孙策的一次疏忽大意,不但让自己身陷囫囵,也让这座看似坚不可摧的营寨陷入到危机与纷乱之中。

 自从程普返回营寨以来,整座营寨便开始全面戒严,那支跟随程普返回的骑军残部,更是被禁锢在营寨东面的一处狭小区域,自成一营,严禁任何人出入。

 当天晚上亥时,夜深人静时,一辆遮得严严实实的辎车悄无声息地进入营寨南门,径直驶往孙策的中军大帐。

 吁..

 御手轻拉缰绳,辎车在凹凸不平的碎石地上缓缓停下。

 帷帘随即被人掀开,一个清瘦的身影从车舆走下,在数十名护卫的遮挡下,快速走进了大帐。

 账内只点了两盏油灯,显得有些昏暗,摇曳的烛火映照在程普、韩当与吕范的身上,在他们身后投下一道细长的黑影。

 “幼台。”

 “孙公。”

 看见身材单薄、不修边幅的孙静走入,程普三人连忙起身迎接。

 孙静朝三人微微颔首致意,脚步不停地走到上首榻席,提了提系得有些松垮的腰间束带,撩起下袍,盘膝而坐:“事情我都知道了,说说我不知道的吧。”

 望着他这副七分随意三分懒散的摸样,程普三人非但不觉轻慢,反而生出一种‘此人本该如此’的念头,原本因紧迫形势而紧锁的眉头,竟也不自觉地松了几分。

 孙静性子旷达,不贪慕权势,即便是在孙坚威势最盛的那两年,他也并未去向孙坚讨个一官半职,而是闲居于故乡富春,俨然一副隐居世外的姿态。

 但他在孙氏族内的地位,仅次于故去的孙坚和如今的孙策,每当孙氏发生大事时,都少不了他的身影。

 比如孙坚最初起兵时,便是孙静召集族中子弟数百人,作为孙坚的核心部曲。

 如今孙氏遭逢变故,程普第一个通知的人,也是孙静。

 孙静一到,程普等人顿觉心头一松,他们虽是孙氏肱股,但终究只是臣属身份,许多关节处难免束手束脚。

 现在有了这位孙氏宗亲坐镇,便似有了主心骨,一些悬而未定的决策,也可以议出个结果了。

 “伯符出事后,我第一时间遣人赶往广德,欲赎回伯符,但严毅只回了一句话。”

 “什么话?”

 “免谈。”

 程普的第一句话,就让一向云淡风轻的孙静皱起了眉头:“他不是贪财吗?难道以我孙氏举族之资,也不能让此子心动?”

 程普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眼底布满血丝,苦笑着摇摇头:“在他说免谈之前,我已经私自做主,给他报了一个三千金的赎价,后来又增加到五千金。”

 孙静坐直了身躯,意识到事情远比他想象中更棘手,心中渐渐涌起一股压力,自言自语般地说道:“伯符与他无冤无仇,之前也从未接触过,他为何死盯着伯符不放?”

 对于这个问题,程普等人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且不说五千金的天价赎金,换做任何一个人都会毫不犹豫地答应,就说那场针对孙策的伏击,一次性派出如此多的刺客,这得多大的仇多大的恨多大的利益冲突,才会干出这样的事。

 那已经不是刺杀了,而是不计代价地逮着机会就往死里整啊。

 伯符什么时候招惹了这样一个疯子?两人之间怕不是上辈子有仇吧?

 “我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赎回伯符已是万难之事?”孙静沉默良久,冷不丁问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