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赵云的心事(第3页)

 “子龙,你能不能跟我说一说,你犹豫的原因是什么? 

 若是你不愿投我大陈,我也绝不勉强。 

 我会备好盘缠,亲自送子龙离开金陵。” 

 见袁耀如此坦然,赵云首言道: 

 “公子如此看重于吾,

云本不该拒绝公子的邀请。 

 只是我曾经跟刘使君有约在先,将来若是有朝一日离开公孙将军,会到刘使君麾下效力。 

 人无信而不立,所以云不想失信于人,这是其一。” 

 “刘使君乃汉室宗亲,一生立志于匡扶大汉,救黎民于水火。 

 他的志向,与云相合,这是其二。” 

 袁耀微笑道: 

 “子龙,你说的刘使君,是刘备刘玄德吧。 

 你跟他的约定,是离开公孙瓒将军之后去投奔他。 

 现在公孙将军己经归顺于我,并未阵亡于幽州。 

 你依旧可以留在公孙瓒身边,所以这个条件就不成立了。” 

 赵云点头道: 

 “正是如此,所以第二个原因,才是我最纠结的地方。 

 公子对我有救命之恩,云不得不报。 

 可云生为汉人,亦当尽力在乱世中匡扶大汉。” 

 “恕云首言… 

 公子好像并没有匡扶大汉的志向。 

 大陈立国于江东,不听朝廷号令。 

 袁公手握玉玺,常怀称帝之心。 

 云只是想不明白,若是我投效到公子麾下,有朝一日袁公称帝了… 

 云该如何自处?” 

 “原来子龙迟迟下不了决心,是这个原因啊。” 

 袁耀拉着赵云的手,坐在一旁的石桌上。 

 一旁的丫鬟为两人斟上茶水,袁耀举着茶杯对赵云笑道: 

 “子龙,你觉得天子重要,还是百姓重要? 

 你想要拯救的究竟是大汉,还是大汉的百姓?” 

 赵云闻言一愣,问道: 

 “大汉还是百姓… 

 这其中有区别吗?” 

 袁耀浅饮一口茶,笑道: 

 “当然有区别。 

 孟子曰: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连圣人都觉得,百姓比天子和社稷更重要。 

 子龙一首以来所追求的事情,难道只是拯救大汉,而不是全天下的百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