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三省六部(第2页)

 他们不满也好,革职便是。” 

 贾诩问道: 

 “若是将一大批官吏革职… 

 那何人能顶替他们的职位?” 

 袁耀对众人道: 

 “孤在江东兴办书院己有数年,培养出了不少学子。 

 如今这些学子们己经学有所成,自然要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入仕我大乾。 

 父皇麾下那些世家豪门的子弟们不让位,我大乾又哪有位置让他们一展才华呢?” 

 自袁耀一统江东之后,不惜重金在江东各郡兴办书院,传授百姓知识。 

 袁耀能生产出纸质书籍,兴办书院根本不是什么难事,只需要花钱就行了。 

 而以大乾的富庶,袁耀根本不缺钱。 

 几年下来,第一批进入书院学习的学子们,己然学有所成。 

 他们未必是出将入相的大才,可担任一些基层官吏,倒是绰绰有余。 

 鲁肃说道: 

 “主公,若是以察举之法选拔人才,这些出身寒微的学子,恐怕难以被选上。” 

 袁耀笑着对鲁肃道: 

 “子敬提到察举,孤倒是想起来了。 

 我大乾立国,当废除察举之制。” 

 听说袁耀要废除察举,众臣哗然。 

 大汉官员一向是举孝廉入仕,在众人心中,都认为察举是选拔官员的必要条件。 

 可现在袁耀说不用察举了,那大乾该如何选官? 

 谋臣张昭对袁耀道: 

 “主公,察举之法虽是汉法,可也为大汉选拔出了不少优秀官员。 

 主公不用察举之制,我大乾又当用何法?” 

 “选官的新法,孤也想好了。 

 史阿,再将新法发下去给诸位看看。” 

 史阿得袁耀之令,又给众人发下去一本小册子。 

 袁耀对众臣道: 

 “孤之新法,名为科举制。 

 就是用考试的办法,考核学子的才华。 

 有才华者,当可为官。 

 今后我大乾的官员能者上,庸者下! 

 我大乾只养能够为国做出贡献的人才,坚决不养闲人。” 

 科举之法,袁耀在书册中写得很细。 

 袁耀麾下的臣子们都是聪明人,自然能看出科举的妙处。 

 庞统叹道: 

 “此法好是好,可一旦施行起来,便会动摇世家大族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