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琅琊诸葛瑾,也是名不虚传(第2页)

 长脸青年对杨修拜道: 

 “仁兄见识不凡,不愧为金陵解元。” 

 杨修亦还礼道: 

 “琅琊诸葛瑾,也是名不虚传啊!” 

 “哈哈哈哈…” 

 两人相对而笑,众多学子都对他们投去羡慕的目光。 

 省试之期很快便至,大乾的上千名举人,有半数以上都选择参加省试。 

 只有一小半人放弃了考进士的机会,首接选择从郡吏开始出仕。 

 大乾进士,要选拔的是真正顶尖的人才,角逐也异常激烈。 

 一千名举人之中,唯有三十人能够脱颖而出,获得进士的功名,殿前面君。 

 这三十人,便是大乾凤毛麟角般的存在。 

 经过严格的考核之后,三十位大乾进士脱颖而出。 

 他们的名单,也被送到了袁耀面前,由袁耀先行审核。 

 在进士的名单上,袁耀看到了不少上一世熟悉的名字。 

 “杨修、诸葛瑾、费祎、蒋琬、顾邵… 

 除了杨修,都是前世蜀国和吴国的重臣啊! 

 这些人皆有大才,都被自己纳入囊中了? 

 只凭这些人才,这科举就办得值!” 

 收了这么多贤才,袁耀很兴奋。 

 可他们之中表现最出色的,还是杨修。 

 杨修不但考中了进士,还是省试的头名会元。 

 杨修能做到这些,袁耀一点都不奇怪。 

 此人狂是狂了点,天赋和才华绝对没得说。 

 连祢衡那嘴臭猖狂之辈,都不得不承认杨修有才。 

 而且杨修经历了不少事情,整个人变化颇大。 

 以杨修如今的势头,当真有可能连中三元,成为大乾的第一位状元。 

 “范慎…” 

 再往下看,袁耀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 

 范慎之名出现在名册上,让袁耀颇感意外。 

 范慎绝对算是人才,而且是了不得的大才。 

 只是他出现的时机,完全出乎了袁耀的预料。 

 范慎字孝敬,乃袁耀上一世时的东吴重臣。 

 他与孙权的长子孙登交好,算是东吴后期的人物。 

 孙登命胡综著《宾友目》,曾以‘学究甄微,夏游同科’盛赞范慎,可见范慎才华横溢,学识不凡。